(原标题:霹雳布袋戏:愿热爱照亮道友前进的路)
霹雳布袋戏经过多年的发展,获得了一批喜欢且热爱着布袋戏的粉丝,粉丝们自称为“道友”,寓意为同道中人。时光荏苒,转眼霹雳布袋戏已经走过了36个年头,那群最初的道友也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那群年轻的道友们才正值青春年华…岁月在流失,那份伴随着岁月而来的热爱,从一代人传承到另外一代人。今天让我们走进热爱着霹雳布袋戏的“道友“,去倾听他们的喜欢。
(照片来自于网络)
1.坚持原创的精神
霹雳布袋戏的灵魂是那群坐在电脑前的编剧们,他们用瑰丽的想象力以及绚丽的文笔,勾勒出一个又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物。正如霹雳布袋戏的资深编剧所说:“虽然不免掺杂天马行空的玄奇幻想,总不脱人生俗世的遭逢领悟,布袋戏以一个比较自由开放的独特方式,表演众生相而已。
霹雳诞生30多年,上千个人物全部为编剧组大大们的原创。有全真全贤的素还真,有悲天悯人但行事作风果决明快的一页书,魔化时也是“六道同坠,魔劫万千,引渡如来”的暴力和尚…….那份原创的独一无二性,吸引着对于故事和人物无限着迷的道友们。
2.那份可见的“用心”
(照片来自于网络)
霹雳常见的表演木偶,都是由雕刻师纯手工打造,一个木偶偶头的雕刻需要经过木头去油、取块、刻五官等12个步骤;木偶初步完成后,造型师负责木偶全身上下的配件,衣服手工缝制,头发全部采用真发植发,力求做到真实……除却木偶外,霹雳布袋戏的幕后人员,从特效师到操偶师,都秉承着高标准高要求,才呈现出一部“用心”且真实的剧。
3.与众不同的反叛精神
(《东离剑游记》来源于网络)
在布袋戏家族,霹雳布袋戏是其中最反叛的那一个。改革木偶大小、加入特效表演形式、出电视剧、做电影、跨界合作,霹雳布袋戏走在时代的前沿,在植根于传统土壤的基础上,不断的推陈出新吸引一批又一批年轻群体的关注。
4.文化底蕴深厚
(图片来自于网络)
霹雳布袋戏的背景设置在儒家、道家、佛教文化的基地下,剧情中融入大量的三教文化中朴素的价值观。且加入了武侠的元素,人物塑造中既有谋定天下的辩士;也有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杀手;更有抛头颅洒热血的江湖儿女…….其次文戏中重视诗号,一些经典人物的诗号在道友圈广为流传,如佛剑分说的诗号:杀生为护生,斩业非斩人;秦假仙的诗号:众生云云难貌相,海水滔滔难斗量;平凡不识平凡客,世情百态掌握中……再者古风音乐,音乐是霹雳布袋戏的点睛之笔,开启了古风音乐的先河,其中歌词韵味十足,在古风圈广为流传。
傲 (楚天行之歌) - 霹雳英雄
江湖多滔滔
人间值一笑
偶开天眼觑红尘
世情多无聊
风雨任潇潇
平生自孤傲
我欲横刀向天啸
说不尽道不完的是对霹雳布袋戏的喜爱,愿每一份热爱都能照亮道友们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