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宿迁·陵园村红色教育基地正式开园)
近期,位于江苏省宿迁市龙镇陵园村的“宿迁·陵园村红色教育基地”正式开园接待全国各地游客。
据了解,宿迁·陵园村红色教育基地项目占地57.23公顷,涵盖了宿北大战烈士陵园和党性教育基地两大部分,是整个白鹿湖新型社区的核心项目。本次项目改造,旨在充分发扬宿迁市深厚的文化传统,通过挖掘和塑造白鹿湖社区的文化,发展乡村旅游经济,从而带动本区域的乡村振兴。
作为乡村振兴的发展的重要项目,宿迁·陵园村红色教育基地由国家蓝迪智库专家委员会委员、海马集团总规划师艾轶锋主持规划。艾轶锋带领团队将开放、融合、人文、共享的设计理念融入陵园的改造。通过拆除园区与乡村社区景观之间的围墙,利用天然河道作为功能性分隔,打造了视线通透的开放性乡村景观,让整个烈士陵园融入特色乡村景观,扭转人们心目中对传统陵园压抑氛围的印象,为烈士陵园重新赋了祥和、宁静的氛围。
宿迁·陵园村红色教育基地项目在景观设计方面,以曲折的“战壕”为设计主题,并使用“耐候钢板”作为“战壕”景观的主要材料,让锈蚀的钢板钢板为景观带来了的历史厚重感。设计手法上,项目使用堆坡的方式把陵园划分为两个部分,宿北大战主题景观和乡村风情主题的景观,而庄严肃穆的“战壕”的线路就掩映在地面的乡村景观之下。曲折的“战壕”线路既象征革命走向胜利的曲折,也自然地对游客实现了引导,用“战壕”的激昂与地面乡村的祥和气氛之间的强烈反差,给游客带来震撼的对比。
此外,该项目还充分考虑了可持续及生态设计,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项目重点突出了当地人文特色,通过对现有废弃材料的重复利用,表达了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在尊重现有自然景观的基础上,通过对水系的规划整理,保护并延续当地丰富的水资源景观。
宿迁·陵园村红色教育基地的顺利开园,让革命历史融入寻常百姓的生活,把原本割裂的历史与寻常百姓的生活与宿迁·陵园村红色教育基地相衔接,实现了红色陵园区、社区、景区的三区融合。让历史与和平从教育、生活、旅游三个方面得到了传承和新的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