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呼吁立法强制使用儿童安全座椅 为孩子装上“救命椅”
2020-07-22 13:34  浏览:435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低淘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低淘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原标题:专家呼吁立法强制使用儿童安全座椅 为孩子装上“救命椅”)

提到艾滋病大家都不寒而栗,众所周知这是死亡率极高的一种传染病,然而很多人不知道,全球范围内,因道路交通伤害致死的人数比因艾滋病死亡的人数还多,更是威胁儿童生命安全的一大杀手。全球每年有18万儿童死于道路交通伤害。其中,约1/3死于道路交通伤害的儿童是作为乘客来参与交通的。

幸运的是,相比一些难以治愈的疾病,儿童道路交通伤害是能够通过我们的努力进行规避的。数据显示,使用儿童安全座椅能够有效降低道路交通事故对儿童的伤害,孩子面临威胁,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为孩子保驾护航,为他们装上“救命椅”。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已于7月7日正式发布,在审议稿公开征求意见之际,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举办聚焦儿童安全座椅立法的线上研讨会。会上,多位相关领域专家呼吁尽快将儿童安全座椅强制使用条款纳入立法,保障儿童生命健康权。

(1)儿童道路交通伤害:那些本可以避免的伤害

作为急诊科医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王荃几乎每天都能接到因道路交通受伤的孩子,有些案例如今想来还让她深感悲痛。

年轻的妈妈带着孩子去隔着两条街的姥姥家吃饭,因为离得很近,这位妈妈就抱着孩子开车。在她看来,只要她开慢些就没问题了。然而,就在这几分钟的路程中,不幸还是发生了,妈妈开车追尾,安全气囊弹开,孩子当时就被拍死了。

这位妈妈不是特例,王荃遇到案例中,抱着这样侥幸心理的家长不在少数。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曾对该院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8月31日间126例因外伤性脑损伤(TBI)需急诊留观或住院患儿进行分析,发现这126例创伤脑损伤患儿中,因道路交通伤害死亡的有18例。而在这18例中,1岁以内的有11例,调查显示,这11例孩子,几乎全部都是家人抱着孩子乘车,乘车位置有坐后排和副驾的,没有一例使用儿童安全座椅。

多年的儿童急诊科经验告诉王荃,在道路交通安全中受严重脑损伤的孩子,都有严重的后遗症,生活质量极差。“我们自己的经验是,8岁以下的孩子,坐副驾驶的这些孩子,只要发生碰撞安全气囊打开,几乎没有好的预后,即便存活了还是有非常严重的后遗症,主要是脑功能严重的后遗症、严重致残。”

交通事故难以避免,但事故对儿童造成的严重伤害却可以通过使用儿童约束系统进行规避。方丹介绍,证据显示,婴儿正确使用反向座椅,在碰撞中死亡风险可以降低70%;幼儿正确使用正向座椅,在碰撞中死亡风险会降低54-80%。而我们邻国韩国的一项以急诊科为基础的多中心研究显示,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的群体,其颅脑损伤、颅部骨折和脑震荡都明显低于不使用的群体,包括做手术、损伤严重程度、住ICU时间都低于不使用或者仅仅使用安全带的人群。

相比一些现有医疗手段难以治愈的疾病,通过家长、社会的努力完全可以规避的儿童伤害令王荃更为心痛,“预防儿童伤害,人人都是主角,我们应给孩子一个更安全、更健康的环境去成长,让他享受应该享有的幸福生活。”

(2)立法,儿童道路安全的守护天使

在一些欧美发达国家,儿童安全座椅普及较早,并且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进行强制使用,其中美国、英国、德国等地区使用率超过90%,相应地,这些国家的儿童乘车事故伤害比例也大幅下降。对儿童来说,立法是保护他们安全乘车的一位守护天使。

方丹指出,立法对儿童安全座椅使用有明显促进作用,相关研究也早已证实了这一点。14篇关于儿童约束装置立法的高质量研究中,13篇证实立法有积极正向的作用,在8篇以伤害为结果的观察中8篇都观察到伤害减少,5篇以死亡为结果指标的研究之中都观察到死亡减少,9篇以使用为结果指标的研究中7篇观察到使用增长,另外两个研究的国家之所以没有观察到增长是有宣传或者执法不到位的因素。

我国虽然尚未从国家层面立法要求强制使用儿童安全座椅,但多省市出台的地方性法规也证明了立法的效果。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儿童安全乘车工作推进办公室主任庞进喜曾对媒体介绍,以上海为例,2017年3月25日新修订的《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实施,明确要求驾驶家庭乘用车携带未满四周岁的未成年人时,需配备和正确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立法之后上海地区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率提高到四成,而在2013年同期,该地区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率仅为一成。

(3)时机成熟 我们离立法还有多远?

实际上,我国立法的时机和条件也已经成熟。庞进喜介绍,中国儿童安全座椅行业起步较晚,但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中国的儿童安全座椅产业在制造和研发水平与国际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并不差。目前,中国承担了全球约80%的儿童安全座椅生产,很多企业也建立了国际化的体系。产能规模方面,很多企业看到地区立法,都在超前布局、研发和销售,整个儿童安全座椅产能超3500万台。

从行业监管来看,目前我国儿童安全座椅监管体系比较完善。2012年,我国出台第一部儿童座椅标准,并根据这个标准对产品实施强制性认证。庞进喜认为,目前我国的儿童安全座椅产业,无论是研发制造水平、产能还是监管体系来看,都为国家顺利立法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苑宁宁认为,地方立法中积累的经验,也为在全国推广提供了一定的实践基础。可以说,儿童安全座椅立法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而如何立法则是目前悬而未决的“东风”。



苑宁宁认为,儿童安全座椅制度入法,既可以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也可以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规定,但二者并非非此即彼的关系,两部法律都有必要纳入儿童安全座椅制度,但并不是简单的法律条文重复。具体来说,《未成年人保护法》是社会法,而《道路交通安全法》则是行政法,将儿童安全座椅制度入纳入《未成年人保护法》,出台一些软性倡导性条款,可以促进未成年人权利的实现,也为《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儿童安全座椅相关硬性规定作出铺垫。

目前,全世界有近一半的国家和地区通过了儿童约束装置的立法,包括与我国发展水平类似的巴西、俄罗斯、南非等几个金砖国家都出台了国家层面的儿童装置约束立法,邻国印度也在2018年出台了儿童约束装置立法。而作为全球人口最多、机动车保有量超3亿辆的国家,我国亟待从国家层面立法,保障儿童道路交通安全。

发布人:0635****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