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以“礼仪”之名,来DIGIX TALK为你揭晓古装剧背后的小妙招)
古代人见面礼仪:摘下帽子“兄台别来无恙啊~”
现代人见面礼仪:拿下耳机“啊,兄弟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见面脱帽”这个古代礼仪在如今已经被其他礼仪方式所取代,而更多的中国传统礼仪也在现代社会不见踪影,为何礼仪、服化,能成为古装剧的重要考量指标?8月28日,《清平乐》《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等大热古装剧礼仪指导刘雨眠在华为视频和滔客说APP最新上线的DIGIX TALK演讲《礼仪指导:大热古装剧的buff加成》中,为大家科普了古装剧背后的礼仪加成,不妨跟随DIGIX TALK看看礼仪如何成为古装剧的优秀“辅助”。
以小见大,从叉手礼看庶女成长记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赵丽颖饰演的明兰从默默无闻的庶女到成为当家主母的历程感动了不少观众,剧中明兰聪明有礼,在遇见伯爵娘子时,她右手放在左手前屈膝行礼,大方得体,不卑不亢。演讲中,刘雨眠为大家介绍了明兰的叉手礼:“大家可别小瞧了这简单的叉手礼,看起来简单易学,但其实是内含不少玄机,不止是男女的手势各不相同,就连不同场合、不同年代也会有不同的含义。”
对于男女的叉手礼的差异,刘雨眠介绍说,行礼时,男子左手放在右手前,女子相反即可。但男女手势的放置也会有一些特殊情况,在葬礼时,就需要把左右手反过来,因为左手代表阳,右手代表阴,凶事是一种反吉的状态,这时候男子就应右手压在左手前,女子则呈相反状态。
演讲中,除了男女差异,刘雨眠还介绍了叉手礼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
洛阳晚唐赵逸公墓女性叉手礼与平时相反,为左手压右手
晋祠侍女叉手礼为正常的右手压左手
《清平乐》内侍说话时仍然保持叉手姿势体现了对皇帝的尊重
张娘子从内室走出,仍然叉手端在胸前,表达了她对皇帝的尊重,也是宫廷规矩森严的表现
《韩熙载夜宴图》黄色衣服的佛门中人低头顺眼地叉手站在后面体现了礼仪深入到了生活细节
礼仪也可以自在舒适——《清平乐》小宦官叉手侍立,一副老大有没有叫我什么事情的状态
细节决定成败,小道具也有大能量
朝堂之上,大臣们穿着不同颜色的服饰,手里都拿着一块板子,不过这块板子是用来做什么用的呢?演讲中,刘雨眠为大家揭晓了这块板子的真实用途:“这块板叫做hù笏板,也叫做手板,是大臣们上朝时记录用的,可以记录自己要奏论的内容,也可以记述皇帝的旨意。” 拿笏板时,应该手拿大头,小头朝上。
日本明治天皇即位照&孙府旧藏天启御赐衍圣公象牙笏板
刘雨眠认为,道具是古代礼仪的重要外化表现,除了笏板之外,她还在演讲中展示了古装剧中其他的道具。
《知否》剧中的推枣磨,是宋朝时期的一种小玩具
《知否》中为剧情调配的茶&点香的剧照
最后,在欣赏影视剧的同时,除了为人物的命运感叹、为剧情冲突拍案,刘雨眠还希望让大家感受到古人生活的丰富和礼仪的深厚。想了解更多关于古装剧背后的不为人知的礼仪冷知识?不妨移步华为视频或滔客说APP观看节目完整视频与刘雨眠一起穿越千年。
关于DIGIX TALK
DIGIX TALK作为华为终端云服务拥抱新知和多元观点的分享平台,为探索更多美好发声,广邀各行各业对美好有见解、有主张的嘉宾进行话题演讲,与观众一同探索科技之美、人文之美,生活之美。
视频内容每周五持续更新,可通过华为视频、滔客说和华为教育中心观看节目完整视频,还可通过华为AI音箱和华为音乐收听节目原版音频。
与DIGIX TALK 同行,发现更多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