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词
他们,可能是一年来最忙的人之一,扑下身子,沉下心去,深入审判执行第一线采访报道。
他们,肩扛“长枪短炮”,指间“笔走风云”,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他们,见证、记录人民法院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做深做实能动司法,扎实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他们就是日常采访最高人民法院的“跑口记者”。
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联合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近期陆续邀请“跑口记者”讲述2023年采访报道人民法院工作的体会和感受,与读者一起重温他们在这一年的代表作品。
想看到这些“跑口记者”的庐山真面目吗?
想知道他们关注人民法院的哪些工作、案件和故事吗?
一起来围观吧!
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新媒体部
最高法新媒体团队
杨书培
我们常说要去基层、下田埂,不光光只是一句话,只有真的踏足才能被触动内心。基层有着最真切的故事,正是这些光阴故事,让我们遍寻人间百态,冷暖自知。
曾经采访过一位基层法官:“想不想离开大凉山去城市里工作?”他委婉地告诉我:“我想留在这里。城市,不适合我。”也许他们看见过的场景,经历过的事情,远比我们想象的多。而这些是他们的日常,就算我们再怎么用笔触去采写,也无法记录完全。
多下基层、多去艰苦的地方看看,更不是空话。为了锻炼新闻工作者的“四力”,为了写出“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作品,必须下基层,去观察、去发现、去挖掘、去记录。
去到基层,你会发现这样一群人。他们面朝大山,背依江河湖海,想法纯粹,只为追求心中的公平正义。也是因为这样的人,撑起了基层的天平。
我们能做的,就是用笔杆子、用镜头去记录基层法院人,挖掘他们身上的事迹,采写他们坚守在基层发光发热的动人故事。
——杨书培
李璇
2023年是我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三个年头,这一年,我走进吉林四平的人民法庭,走到一线法官和普通百姓身边,见证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人民法庭的传承和发展;这一年,我参与到“护航大运会”直播中,与嘉宾和网友共同探讨成都大运会及其背后的法治保障;这一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在系列新媒体产品的制作中,我也看到了人民法院公正高效审理涉“一带一路”建设案件的思路、成效……
奋楫扬帆,赓续前行。新的一年,人民法院将以全新的面貌出发,继续用实际行动回应群众关切。作为一名记者,很荣幸我能伴其左右、与之同行。
——李璇
段茜茜
回顾过去的这一年,我与新媒体部共成长。2023年,我参与了两会夜班,制作过出圈的海报产品,在运营公众号的过程中不断学习进步。作为一名新媒体编辑,我逐渐了解到保持“网感”的重要性,微博话题要直截了当,而微信标题要留欲知空间,营造话题,制造讨论。
新的一年里,我会继续通过我的努力,做好普法宣传,让更多的人关注法院工作。
——段茜茜
逯璐
作为新时代法院新闻宣传工作者,新的一年,我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怀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强烈责任感、使命感,以“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报道,反映群众的司法需求和一线法官的心声。扑下身子,深入基层,多到一线采访,传递当事人的心声,把小案件和大道理结合起来,以“些小民声”折射党和国家“大政策”。
新征程,再出发,人民司法驶入更加壮阔的航程,向着更高水平的公平正义接续奋斗。我们有着全力以赴的决心和信心!
——逯璐
周蕤
2023年,是我做新媒体编辑的第四年。现在不光要考虑排版是否美观、阅读是否顺畅,更要多花心思深入发掘故事,从平凡工作中展现出法院人的风采。经过这四年的职业成长,我对法院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和认识。接下来的工作,我会坚持百姓视角,将枯燥的法条、严肃的法言法语和复杂的法律故事,以更生动、更具象、更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持续推出有温度、有深度、接地气的新闻宣传作品。
——周蕤
平钰骁
2023是充满笑与泪的一年。
对一个个存疑的表述纠结、查找、确认的时刻,为数不清的稿件与一群可爱勤劳的同事们携手拼搏过的日夜,向充满挑战、与时间赛跑的策划方案发起冲锋的煎熬与坚持……这些都已化作无法忘记的珍贵回忆,成为我继续前进的动力。未来在前方等待,我只希望自己可以做得更好、奉献更多。
——平钰骁
邢天然
在新媒体部工作的三年时间里,我去到了不少基层法院,采访了很多刚正不阿、有情有义的法官,能够以他们为报道对象是我的职业荣幸。同时,我也结识了非常多的优秀同事,他们的工作热情、知识储备、处事态度都深深影响着我。从一篇篇鲜活的报道中,我能看出他们对于文字的热爱,对于表达的渴望,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注,对于人间正道的捍卫。在此,再一次致敬所有兢兢业业的同行,致敬那些白发不休的理想。
——邢天然
代表作品
“一带一路上的法治故事”长图漫画栏目
(扫描二维码观看更多内容)
代表作品
“法治星能量”视频栏目
(扫描二维码观看更多内容)
代表作品
从此那山不再高……
“法官叔叔,昨天,妈妈非常高兴地对我们说爸爸不会把我和妹妹带走了,法官叔叔这是真的吗?我和妹妹都哭了,我们太高兴了,法官叔叔,谢谢您答应了我和我妹妹的请求。我们一定好好学习,长大了也做法官,做一个和您一样好的人。”
上面这段文字摘选自一位未成年人手写给法官贾启刚的感谢信。横竖撇捺还略显稚嫩,字迹却方方正正,透露着孩子的乖巧认真。
文字没有过多华丽辞藻,多次重复着一句句“谢谢”,情感真挚到甚至令人感到一丝沉重。
2023年5月16日,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记者跟随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人民法院冕山人民法庭庭长贾启刚和当地民间彝族“德古”、人民调解员海来哈体一同对一起非婚生子女抚养纠纷案件进行回访。
代表作品
在看守所的日子,是他涉毒后身体状况最好的一段时光
当普通人沾上毒品后,生活会有哪些改变?又该如何面对未来和家庭?
在“6·26”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记者采访了全国禁毒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一庭的孙晋琪、陈亚鸣、贾冰一、张琬青、马达、高荣超六位法官。他们是禁毒事业忠诚的践行者,他们是禁毒战线司法的守卫者,他们参与审理了数百起毒品犯罪案件,让我们走近他们的故事,通过法官的办案经历,感受毒品对人性的扭曲和对社会的危害。
代表作品
看,“东方之花”怎样绽放?
调解被国际社会誉为“东方经验”“东方之花”,是我国独创的化解矛盾、消除纷争、促进和谐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
长期以来,各级法院特别是基层法院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业务指导,与司法行政机关和调解组织密切配合,推动调解工作扎实有效开展,推动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10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联合召开全国调解工作会议,表彰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
一组海报带您了解人民法院履行法定职能开展调解工作的生动实践。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海报
更多作品链接
直播:法治护航大运会
直播:短视频博主涉嫌抹黑革命英雄案一审开庭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
封面设计:吕韶文丨编辑:张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