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举例方孝儒他灭了十族,就因为一句话。真是害人,难道说是仁吗?这才是真的不仁。
圣贤之死与不死,衡量标准在于仁与不仁
原文
子曰:“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
华杉详解
孔子说, 有志之士和有仁德之人, 不会为了求生而损害仁道, 只会为了成全仁道而牺牲生命。
这句话在《论语》里面比较特别, 因为孔子是不怎么谈死亡的, 所谓“未知生, 焉知死”; 孔子也不鼓励杀身成仁, 所谓“邦有道, 不废; 邦无道,免于刑戮”。明哲保身,以待天时, 是他的一贯态度。他虽然说伯夷、叔齐是求仁得仁的仁者, 可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而饿死首阳山的事, 他是不会干的,也绝不会鼓励人去干。但是, 如果真逼到那份儿上了, 躲也躲不掉了, 那也就是一死而已。
钱穆强调说, 有生必有死, 但死, 不是孔子论学所重。知道自己该如何生,自然知道该如何死, 知道有不该求生的时候, 自然知道也有不避杀身的时候, 即便杀身成仁, 也不求死枉生。
比如你在“泰坦尼克号”上, 作为绅士, 自然不该跟妇女儿童抢救生船座位, 于是你就只能杀身成仁了。
但是你不要以死求仁, 关键在于仁不仁, 不在于死不死。仁, 不一定要死;死, 不一定要仁。清儒焦循说, 对于杀身成仁,一般人都会拿比干之谏、伯夷叔齐之饿来作注解。比干、伯夷、叔齐固然也算杀身成仁吧! 但是, 杀身不一定真要被杀死、饿死。奋不顾身, 勤苦操劳, 也算杀身吧! 比如舜操劳国事, 死在巡察路上; 禹勤苦治水, 死在水中, 他们也是杀身成仁。如果都爱惜自己的身体, 大禹也不能在外奋战治水十三年之久, 那就不能成仁了。
即便没有被杀死, 也没累死, 而是荣华富贵一生, 也未必不能成仁。比如管仲, 他本来跟着与齐桓公夺位的竞争对手公子纠。但公子纠竞争失败,死了。他便转而辅佐齐桓公, 称霸诸侯, 一匡天下, 人民至今还承蒙他的恩赐。所以成仁不必杀身。圣贤之死与不死,衡量标准在于仁与不仁, 不是说成仁就必须死, 也不是说你死了就能成仁。
程颐说, 心中要有个大是大非的标准, 要的是一个“是”。古人有捐躯殒命的, 一定是实见得生不重于义, 生不安于死, 他才会接受死亡。所以杀身成仁, 只是为成就一个大是大非的“是”而已。
我们再回到“泰坦尼克号”, 如果你跟妇女儿童抢救生船座位, 最后活着逃生了, 那就是生不重于义, 生不安于死, 活着也不安心, 不如当初死了好!
有人心里会嘀咕说, 不! 只要能活, 我管他什么妇女儿童! 那我们再假设一下, 如果是跟自己的老婆孩子抢一个座位呢? 那总得选择成仁了吧?
以上程颐、焦循、钱穆的注解, 基本代表了儒家对杀身成仁的态度。生死不是标准, 仁与不仁才是标准。而仁与不仁的标准, 在于人伦大义, 不在于私人人身依附。所以管仲也是仁, 他若是为公子纠而死, 自己一身本事没献给国家人民, 那才是不仁。我们再看看孔子的话:“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志士仁人,有杀身而成仁的, 却没有为了求生而害仁的。孔子是要你不要害仁, 至于杀身成仁, 他说, 有这种人, 有这种情况, 但也并不鼓励! 后儒注家, 也主要是提醒你不要轻生, 这是儒家的生命价值观。
可惜! 孔子自己的学生子路, 我们前面已经说过多次他的故事了。他没有听懂老师的话,自以为杀身成仁, 白白丢了性命。后来明朝还有一个方孝孺,我们前面也讲过他的故事。明成祖朱棣夺位成功后,要他写继位诏书。他脖子一昂, 死也不写! 朱棣说:“你不怕死, 那我诛你九族你怕不怕! ”方孝孺脖子又一昂:“诛十族又如何! ”这一番对答, 把朱棣逼到了激情杀人的死角:“我就诛你十族! ”
诛九族有规矩:父四族(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一族、出嫁的姐妹一族、出嫁的女儿一族)、母三族(外祖父一族、外祖母一族、姨妈一族)、妻二族(岳父一族、岳母一族)。而诛十族却没规矩,要专门开会商量, 怎么找出个第十族来。最后就把第十族定为了门生之门生, 把他教的学生算作一族全杀光了。杀了七天, 一共八百七十三人。
方孝孺号称明代大儒, 自然认为自己是杀身成仁了。历代讴歌他杀身成仁的也不少。可孔子若泉下有知,一定要为方家的十族痛哭了。方孝孺这就是杀人, 哪里是成仁? 儒家思想, 忠恕之道,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每个人对照一下自己, 如果你自己不愿意像方孝孺那样送上自家十族的性命, 就不要宣传鼓吹他的“事迹”。
管仲才是成仁, 方孝孺是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