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构筑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立体格局
2023-11-01 10:19  浏览:2160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低淘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低淘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心脑血管疾病是威胁我国居民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近日,在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和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等联合主办的2023年中国慢性病防控大会上,与会各方聚焦防控成效与经验,从技术赋能到数据建设,从顶层设计到基层落实,共话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立体格局。


成就与挑战并存

“过去10年,我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水平显著提升。与住院患者服务需求快速释放相对应的是,专科医生与诊疗数量大幅度提升。医疗服务规模稳步增长,3年内最高增幅达69%。”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副主任樊静晒出亮眼“成绩单”:以冠心病为例,全国每年手术量超过100万例,更多冠心病介入治疗能够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关键诊疗技术正在形成规模,全国能够开展9种代表性治疗技术的医院数量稳定保持在300家以上;以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应用规模6年增长了32倍;多组数据显示,我国心衰住院患者死亡率明显下降。

然而,在樊静看来,防控工作仍有不少方面值得审视:高血压、高血脂、超重肥胖、吸烟、糖尿病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仍然流行,疾病负担下降拐点仍未出现;脑出血死亡率有所下降,但冠心病与脑卒中死亡率仍持续上升;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进一步加重了心血管病负担;疾病危险因素控制力不足,原创性干预技术、方法产出不够,成熟技术转化和推广不充分等。这些成为医技、科研及管理人员有待攻克的内容。

“不良生活方式是威胁健康的主要原因,与其相关的慢性非传染病死亡原因占全球死亡原因的70%。”樊静表示,一方面,应构建以健康环境、健康文化和健康生活方式为特征的零级预防模式,预防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血糖的发生;另一方面,需进一步加强危险因素筛查,以治疗和控制为目标,以维护心血管健康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为重点开展一级预防,制订有效提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的防控策略。

据介绍,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在2020年成立了国内第一家健康生活方式医学中心,通过对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以及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开展研究,为心血管病防控提供技术支持和体系支撑。樊静表示,未来将优化院前和院内急救的有效衔接,针对性实施质量控制;促进高水平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推进基层医院以大数据为支撑的医疗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建设,为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增加更多可能。

数据与技术并行

近年来,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带来了强大动力和巨大潜力。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预防医学处副处长李希表示,依托大数据平台技术优势,以数据驱动心血管疾病防治,能够精准识别患病危险因素并进行早期干预,对改善患者疾病治疗和预后效果有明显成效。

基于此,李希对防治有了新的认识:努力将医疗中心向医学中心转变;将心血管病防治主阵地由医院向社区转变。“数据与技术应用能够赋能范围更广、规模更大的心血管病人群防治,同时在实践中更加注重提升科研能力。”李希说。

自2014年9月至今,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实施的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已覆盖我国31个省385个区县的4.8万个村或社区,累计筛查量达517万人次,确定高危对象123万人。李希介绍,项目曾在全国250个项目点调查了98万人中高危人群的占比和12种危险因素的分布,依托数据统计与分析,绘制了全国首个区县级心血管病风险地图,并得出重要结论:不同地区心血管病人群风险的差异能达到8倍以上;各地人群心血管病风险的最主要危险因素存在较大差异,如肥胖、血压、主食、代谢和体力活动等。

“利用队列人群心血管病风险自然变化幅度,能够预测未来10年心血管病风险的发展趋势,并模拟出干预手段可能取得的效果,这都与数据技术密不可分。”李希说,未来还需立足科研推出效果更好的综合干预方式,持续提高医疗可及性与诊疗质量。

顶层与基层并重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显示,在我国城乡居民疾病死亡构成比中,心血管疾病位居首位,2020年分别占农村、城市死因的48%和45.86%。“高血压、血脂异常等是心血管病重要的危险因素,其中高血压是重疾之源,医疗负担巨大。”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压病区主任蔡军说。

“2010年至2030年,仅考虑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增长趋势,我国35~84岁人群心血管病事件将增加50%以上;若综合考虑血压、总胆固醇、糖尿病等因素,心血管病事件将再增加23%。”蔡军表示,未来我国心血管病负担将持续加重,特别是在基层。

面对基层慢性病防控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低等问题,2020年12月,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三高”共管项目正式启动,以精准助力基层慢性病防控工作。“目标是建立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防控立体格局,提高试点地区患者管理率、治疗率、控制率。”蔡军说。

在蔡军看来,从顶层设计到基层落地,项目的任何环节缺一不可:在全国31个省(区、市)分别选择1个区(县)开展“三高”共管项目,进行“一对一”健康管理,并对管理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在选定试点区(县)组织专家制订“三高”临床实践指南,启动试点建设,组织“三高”患者签约、入组并接受健康管理等;在试点区(县)的乡镇及社区,地方二级、三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双向转诊与业务培训制度,医院负责帮助落实疾病筛查、家庭医生签约及健康管理工作,督促高危人群定时测量血压、血糖、血脂并合理用药,开展对管理人群的随访、健康教育与康复治疗等。

截至去年年底,该项目已完成试点建设项目12个,覆盖试点地区14个。项目注册医生总数为663人,入组患者达10482人,血压规范测量率达69%,血压控制率达68%。

“将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共同管理,构建上下联动的立体防治格局,为基层患者提供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闭环管理,引导其建立自我健康管理意识,提高‘三高’患者规范管理率、治疗率、控制率,这对提升我国心血管病防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蔡军说。

文:健康报记者 杨世嘉

编 辑 :杨真宇

校对:管仲瑶

审核:徐秉楠 陈飞


发布人:9e26****    IP:117.173.66.***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