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许动,趴下!”任莎莎闪电般冲进小路,用手肘死死地抵住贩毒分子的颈部……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发生在2022年11月的一次抓捕行动中,也是她手术归来后第一次出外勤。
每个好侦查员都是好演员
任莎莎是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德宏边境管理支队芒市边境管理大队女子侦查组的一员。2022年11月初,任莎莎获得线索:一批从境外来的毒品将在芒市进行交易。
“亲爱的,在这儿帮我拍张照。”任莎莎与战友化装成情侣,来到交货地点附近进行排查。一发现可疑情况,他们就立即拍照发给后台。
“虽然有大数据支撑,但是在海量的人员里面排查出最可疑的几个人,还是得靠侦查员。”任莎莎说,化装侦查是最能近距离接触嫌疑人而不被发现的。
夜色越来越浓,任莎莎和战友也成功找到了接货人。“各组注意,‘蛇’出洞了。”说时迟那时快,在交易双方碰头之际,任莎莎一个箭步冲了上去,和战友一起将嫌疑人抓获,并从绿色编织袋内查获毒品可疑物61块22千克,后经鉴定为海洛因。
超市收银员、医院护士……这些任莎莎都扮演过,接触久了,什么行业都了解一点,从扮演的每一个角色上学点新东西,对侦查很有用。
一次,为了抓获一名犯罪嫌疑人,任莎莎在快递点扮演快递员将近一个星期,独立签单、打包、送货……全流程她信手拈来。事后,她和战友笑言:“哪天不干这行了,去开个快递公司也行。”
还有一次化装侦查,让她记忆犹新。当时,任莎莎接到命令,化装成娱乐场所服务员前往嫌疑人所在的房间进行侦查。
“这里不是315吗?对不起走错了。”任莎莎说着快步走出房间。到楼道里,已经确认房内人员的她一边假装打电话一边迅速撤回,为后续抓捕提供了关键线索,最后成功查获海洛因20多千克。“每个好侦查员都是好演员。需要我们扮演什么角色,我们就是什么角色。”任莎莎说。
缉毒是要拼命的
毒贩都是亡命之徒,抓捕中他们常常会不要命地反抗,搏斗就成了任莎莎在参与大案要案时遇到的家常便饭。
一次清明假期,任莎莎和队友获知,有毒贩准备运输一批毒品到芒市进行交易,他们立即前往高速路口蹲守。
“当时嫌疑人驾车冲卡,加速通过收费站,我们立即发动车子撞向嫌疑人。”任莎莎说,嫌疑车辆被逼停后,她和战友拉开车门抓毒贩,毒贩对着任莎莎的脸就是一拳。经过较量,最后任莎莎和战友成功将嫌疑人制服,当场从嫌疑车辆后备厢中查获冰毒12.78千克。
回想起这一刻,任莎莎说:“当时根本忘了自己是个女人,打不过也得打,这是要‘拼命’的。”
像这种拼命的时刻,任莎莎参与了很多。2021年夏天,任莎莎和同事到昆明办案,在交货点蹲守了近两天后,犯罪嫌疑人终于出现。就在他们将毒品搬运上车时,任莎莎和同事一拥而上,其中一名嫌疑人奋力跑向车辆副驾驶,距离最近的任莎莎瞬间将其按倒,随后和同事将两名犯罪嫌疑人抓获。
固定现场、拍照取证、现场询问……就在任莎莎忙得不亦乐乎时,同事从副驾驶搜出一支手枪和十几颗子弹。“当时自己离得最近,如果慢了一点,让他们有机会从车内拿出枪,后果不堪设想。”回程中,任莎莎回想起抓人经过,直冒冷汗。
作为一名侦查员,面对危险不能退缩,在任莎莎看来是“理所当然”的事。2016年,任莎莎毕业后上岗的第一节课就是学会不退缩。
“虽然有沮丧的时候,但队里每一个人都很关照我。”任莎莎说,队里每一个人都是她的师傅,所以在队伍转制时,她从未考虑过离开。
在一起起案件的侦破中,任莎莎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荣获云南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今年还获评全国三八红旗手,是全国移民管理机构中唯一获奖的人员。
术后选择快速归队
“她可能是个金刚芭比!”任莎莎的同事斌大哥很佩服她:做了那么大的手术,休息两周就归队了,现在脖子上还有一道五六厘米长的疤,但她还是在跟进案件。
2022年5月,在单位组织的体检中,任莎莎被检查出患有甲状腺癌。“拿报告那天很轻松,但看到报告单结论上的‘癌’字时,觉得天都塌了。”任莎莎说,当时心情很沉重,但又存有侥幸心理,坐在旁边的椅子上,拿出手机查误诊概率,直到看到“有可能”时才松了一口气,坦然去医生办公室。
医院的走廊很空很长,被确诊的任莎莎走到离自己最近的椅子坐下,再也绷不住,低下头默默地流眼泪,泪水瞬间打湿了口罩。
收拾好心情,任莎莎回到单位,将手头上所有的急事做好、安排好,打电话告诉家人和朋友这个消息。8月,做完手术两周后,任莎莎就回到了工作岗位。她说:“案子要超期了,急死了,回来先把案子整了再说。”
归队后,任莎莎成功零口供起诉一起运输毒品案件,将拒不承认运输毒品事实的嫌疑人逮捕入狱。
案件起诉成功那天,斌大哥清晰记得,温暖的阳光透过窗户照进办公室,任莎莎迎着光走进来,眼里透出喜悦。
“现在觉得也没啥事了。”任莎莎说,就是有一点比较麻烦,需要终生服药。队里想将她调到内勤,被她婉拒。
夕阳西下,余晖中,任莎莎正在加紧做笔录,一会儿还要拆毒品包裹,队里人手不够,没事的都要去……
内容来源:中国禁毒报、云南共青团视频号
图文编辑:宋丰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