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宁夏国资国企:用好改革“开山斧”,勇当发展排头兵
2023-03-01 08:15  浏览:8760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低淘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低淘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小新说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以来,各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推动国企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实现“三个明显成效”预期目标。

各地国资国企按照“可衡量、可考核、可检验、要办事”的要求,扎实推进改革深化。目前,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已实现高质量圆满收官,小新聚焦地方国企改革亮点举措和突出成效,推出系列报道。今天为您带来《宁夏国资国企:用好改革“开山斧”,勇当发展排头兵》。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以来,

宁夏国资国企将深化改革

作为推动国企高质量发展的

“开山斧”和“金钥匙”,

增强改革之“勇”,激发改革之“智”,

创新改革之“方”,提升改革之“效”,

全力推进国企改革走深走实、

高质量落实落地,

国企三年行动68项任务全部完成,

取得显著成效。

2022年,

宁夏国资部门监管和统计资产企业

实现营业收入1793.6亿元,增长18%;

利润达到145.8亿元,增长70.6%。

完成劳动生产总值688.9亿元,增长15.1%;

已缴税费209.8亿元,增长52%;

资产总额10533.5亿元,同比增长4%;

净资产3272.7亿元,增长5.4%。

宁夏国资国企去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0.7亿元,

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20.9%

01提高配置与运行效率,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加快优化调整

提到宁夏,

人们首先想到的

可能是其得天独厚的好风光。

近年来,随着“东数西算”工程的不断推动,

地处西北内陆的宁夏,

正在将先天风光优势转化为后发动能,

以数字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为服务国家和自治区重大战略,

加快建设“西部数谷”,

作为宁夏经济发展中坚力量的

宁夏国资国企

紧抓“东数西算”战略机遇,

围绕自治区重点产业,

积极推动已有产业数字化转型。

2023年1月10日,

数字宁夏建设运营有限公司

正式在银川揭牌成立,

将以数字政府建设为牵引,

聚焦自治区“六新六特六优”产业,

促进宁夏特色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2023年1月10日,数字宁夏建设运营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

近年来,宁夏国资国企

着力推动国有资本

向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和优势企业集中,

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营效率持续提高。

银川市对市属企业实施新一轮重组改革,

推动形成以通联、金控为主体的两大平台,

以城投、产投等为主体的七大产业板块,

构建“2+7+2+N”国资运营体系,

一、二、三级企业户数

分别压减80%、60%、40%以上。

宁夏农垦对奶产业、草业、种业、服务业等

20户主业相同的子企业实施兼并重组,

以大整合推动大发展。

宁夏国运对类金融业务开展专业整合,

组建新共赢集团,

9个类金融牌照实现一体化、协同化运营,

开创类金融服务新局面。


2022年9月1日,宁夏农垦前进农场数十台大型联合收割机联合作业。

2022年,

宁夏国资委还深入推进区属企业、

驻宁央企与地市合作发展,

组织开展“国资国企地市行”,

先后签约105个项目计划投资1760多亿元,

涵盖基础设施更新改造、热电联产、

数字信息、文化旅游、绿色食品、

新能源、新材料等新技术新产业新领域,

为助推全区国资国企和地市经济社会

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2022年4月21日,国资国企银川行项目推介座谈会召开。

在持续推动企业“瘦身健体”方面,

宁夏国资委完成区属34户“两非”“两资”企业

和24户“僵尸企业”出清,

累计压减企业法人户数67户,

企业主业更加突出、运营质量不断提升。

全面完成“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

为企业轻装上阵、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02激发动力活力,企业科技创新水平持续提升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以来,

宁夏国企创新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

2022年,区属企业投入研发经费11.1亿元,

同比增长43.2%。

此外,宁夏国资委还

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区属企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关于推进国有企业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的实施意见》

等政策文件,

为推进企业科技创新创造了良好政策环境。

科研投入的不断加大,

以及政策环境的不断改善,

为推进区属企业科技创新的“大树”

培植了肥沃的“土壤”,

如今,这棵“大树”,

已经结出了累累硕果。

近年来,宁夏区属企业

先后涌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

自治区创新型示范企业1家、

自治区科技“小巨人”企业2家、

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15家,

创新主体不断壮大。

区属企业积极推进数字与产业的融合应用,

大力发展数字交通、数字建筑施工、

数字旅游、数字水务,

数字化转型不断加快。

宁夏建投搭建“智慧工地”平台,

通过BIM技术和IOT技术,

数字化展现项目施工管理过程各项业务,

实现建筑实体数字化、生产要素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

宁夏交投加快发展大数据开发及服务业务,

不断提高交通综合信息服务能力,

全力打造宁夏智慧交通技术创新平台。


宁夏交投负责建设的乌玛高速公路项目

03提升监管效能,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监管优势进一步彰显

近年来,宁夏国资委坚持

授权与监管相结合、放活与管好相统一,

国资监管专业化法治化水平明显提升。

宁夏国资委常态化开展“废改立”工作,

依法取消下放对外担保、

委托理财等28项监管事项,

将利润分配、亏损弥补等6项

监管事项授权企业。

授权放权力度不断加大的同时,

监管机制也在不断健全。

目前,覆盖宁夏区属企业、

地市国资监管机构的责任追究

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全面建立。

宁夏国资委组织开展工程领域、

境外投资等专项整治行动,

及类金融业务风险排查、

PPP项目资金投入使用效果专项检查,

先后下发整改通知22份、核查通报8份、

提示函15份、督办函5份,

有力维护了国有资产安全。

运用“大数据+监管”模式,

宁夏国资委建成全区国资国企在线监管平台,

强化资产统计、综合评价和经济运行分析研判,

国资监管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

除此之外,

宁夏国资委还建立了风险防控台账,

“一企一策”制定化解方案,

从源头堵塞风险漏洞,

做到风险苗头早发现、早处置,

共排查出风险点50个、化解20个,

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2022年,宁夏国资委聚焦

国有产权交易、工程建设和政府采购、

国有企业清欠、民企挂靠国资等领域

问题开展专项整治,

严惩违规违纪违法行为,

严防国有资产流失损失。


2022年,宁夏全区国有产权交易专项治理已完成问题整改3663个,完成废改立制度424项。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以来,

宁夏国资国企通过全力推进、攻坚克难,

有力破除了一批体制机制障碍,

集中形成了一批改革成果。

接下来,宁夏国资国企将持续巩固拓展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效,

优化完善国资监管体系、

提升国资监管工作质量和效能,

不断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动力,

做强做优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

责任编辑丨李虹萦

执行主编丨刘海草 张灏然

内容来源丨宁夏国资委


发布人:16c1****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