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现在的智能手机都带有一个“护眼模式”,开启后,手机屏幕颜色确实会发生变化,但是“护眼模式”真的能护眼吗?“护眼模式”的原理是什么?今天,麦迪格眼科医生提醒大家,不要对手机”护眼模式“给予太多厚望。
手机“护眼模式”的原理是什么?“护眼模式”其实就是让显示屏自动过滤一部分蓝光,让整个屏幕变得柔和、不刺眼。蓝光虽然不刺眼,但它波长短、能量高,可以穿透眼睛的晶状体到达视网膜,损伤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加速黄斑区细胞的氧化,产生有害自由基,伤害我们的眼睛。“护眼模式”就是用软件算法减少蓝光,使RGB色调中的红、绿光突出,从而增加黄色调,使手机屏幕变“黄”,形成较柔和的黄光屏幕模式。不过,不要因此就对“护眼模式”给予太多厚望,它只是能增加你看屏幕时眼睛的舒适度而已。
麦迪格眼科医生表示,无论是哪种“护眼模式”,都只能一定程度上减少对视网膜有伤害的蓝光,但做不到完全消除,蓝光对眼睛的损伤还是存在的。眼睛疲劳的元凶是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即使你开启了“护眼模式”,但仍旧一直盯着近距离的东西看,睫状肌会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时间长了照样会视觉疲劳、视力模糊、头晕甚至近视。所以,减少使用电子产品,正确用眼才是正确的“护眼模式”。
注意用眼环境:晚上看手机时,最好不要关灯,黑暗的环境更容易引起视疲劳。因此,夜间看手机的时候一定要开灯,灯光亮度要稳定,无眩光。
注意用眼时间:不要长时间连续用眼,用眼40分钟后,让眼睛进行适当休息,眺望远方或者适度按摩眼睛,让眼睛得到放松。
注意用眼距离:使用电子产品时,应保持适当距离,眼睛和手机最少相距40厘米。因为眼睛离手机越近,眼睛的压力就越大,也越容易引起视疲劳。
麦迪格眼科医生提醒各位伙伴,“护眼模式”只是一种心理安慰,日常生活中,只有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才能更好地达到护眼效果。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