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进入
徐升VR雕塑展
总策展人
王晓君
艺术总监
陈佳颖
展览总监
蒋祎祎
展览执行
肖华英、佟思远、温思琪、唐春燕、邬浩
展览时间
2021.9.9-2021.11.14
开幕式
2021.9.9.15:00
展览地点
华强北博物馆
深圳市福田区华强北路1058号
广博现代之窗大厦5楼
主办单位
深圳市福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承办单位
华强北博物馆、深圳合尊文化管理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深圳市本色文化空间管理有限公司
深圳金石文化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深圳市何止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
策展前言
双重进入
华强北博物馆将于2021年9月9日迎来《双重进入——徐升VR雕塑展》,展览以知名雕塑家徐升根据华强北博物馆展厅的实际空间感与定位最新创作的12件雕塑作品为主。此次展览有别于传统的雕塑展,且不同于徐升原有的创作方式,因为作品并非在艺术家工作室完成,而是在展厅现场实施,由艺术家徐升戴上VR头盔,进入虚拟世界,双手握着VR手柄,一个手柄生成空间体块,另一个手柄扮演实际创作中的“手”,这样艺术家的双手在虚拟空间里结合线、面、体等并合成作品,最终以雕塑作品的形式在实体空间中呈现,以这一系列行为实现“双重进入”的概念。在创作中,VR技术使艺术家能够在WJ的虚拟空间中自由运动,艺术家也“进入”了雕塑创作的“实际”空间。因此,“双重进入”的概念是由艺术家与观众共同实现的——艺术家“进入”虚拟空间创作实物作品,而观众则“进入”实际的展厅观看,以窥见其虚拟空间。
艺术家徐升使用VR手柄在虚拟空间里创作
徐升与深圳有着不解之缘,2015年首次在深圳亮相的《徐园》是一个融合东方园林美学与西方抽象艺术的雕塑展;其后《十六种方式指向天空》展览讨论雕塑的“方向性”;《1:500 一场从雕塑到建筑的空间想象》展览是徐升以雕塑家的身份进行了一场建筑实验探索。这一次的《双重进入》展览是徐升首次在博物馆内,高度融合博物馆空间展示自己的创作,将最新的VR技术应用到雕塑创作中,徐升是开创VR创作方式屈指可数的艺术家之一。每一个展览,徐升都不断创造新的题材,涉及新的领域、形成新的艺术哲学理论。
1935年,美国科幻小说家斯坦利·温鲍姆(Stanley G.Weinbaum)在他的小说中首次构想了以眼镜为基础、涉及视觉、触觉、嗅觉等全方位沉浸式体验的虚拟现实概念,这是可以追溯到的最早的关于 VR 的构想。
虚拟现实技术又称“灵境技术”、“虚拟环境”、“赛博空间”,简称VR技术。VR在艺术领域不仅可以运用在观者观看维度,还可以运用在艺术家创作方式上。如今,VR在游戏、社交、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对人类最大的改变是给我们拓展了另一片无限可塑的虚拟疆土,虚拟现实技术创造了新的感观世界。
徐升在虚拟空间中创作的场景
“意识碎片”系列作品正在制作中
《双重进入》不仅是一个全新创作形式的展览,也是为华强北博物馆空间“定制式”的展览。华强北博物馆的展览秉承从多维度关注人文精神,通过融入科技、时尚、艺术等多重元素,使之成为提升城市文化品位、解码时代创新精神、传递科技前沿信息、引领时尚艺术潮流的公共文化空间。此次《双重进入》,以创新的科技方式与艺术创作的完美糅合,呈现给观众一场科技文化的全新视觉飨宴。
“意识碎片”系列作品效果图
12件用VR创作的铸铜雕塑名为“意识碎片”系列,呈现出未知(生)物样态,神形兼具抽象与未来感。因为是使用VR手柄进入到一个虚拟空间中创作,所以作品可以无限制前进、后退删除和修改,还可以任意放大、缩小、360°旋转、俯瞰与仰视,艺术家甚至可以“钻进”雕塑中的空间创作,在空间中创造空间,在雕塑中做雕塑,使创作更加迅速和直观。“意识碎片”系列有着一气呵成的东方文化书写连贯性,也同样一贯秉承着徐升对抽象雕塑的造型研究,徐升再一次将东方美学与西方理性工具再现进作品,成为更超前的审美样本。
“意识碎片”系列作品效果图
借由《双重进入》展览,我们拭目以待:如果艺术创作手段一旦突破虚实,将面临艺术本体的革新,那么在物质世界与虚拟世界逐渐趋同的VR时代,未来的艺术创作与展览将呈现一番创新的景象。
QT个人雕塑作品
《千层浪系列》 不锈钢 2019 《千层浪系列》 不锈钢 2019
《千层浪系列-后浪》不锈钢 2020
《千层浪系列》不锈钢 2020
《千层浪系列》不锈钢 2019
《千层浪系列》金属 2018
下沉庭院《无尽之环》 汉白玉 2020
徐升老师设计的《反向双螺旋滑梯 》山西黑 2019
《棱山》山西黑 2019
《无量石》 山西黑 2019
《栖息》汉白玉 2014
《白色想象》汉白玉 2014
《千层浪系列》 保丽龙 2012
《菩提》木 2010
《低洼地》山西黑 2015
艺术家简介
徐升,新锐雕塑家 中央美院和巴黎美院硕士毕业,“王式廓”奖获奖者,马爹利“未来艺术英才“入围艺术家,多次获得全额赞助赴欧美日印度伊朗等地访学,其中2013腾讯艺术基金特等奖赴京都市立美术学院,2015年西班牙塞维利亚大学访问学者,2016年赴德国柏林驻留创作,著有《徐園-徐升的雕塑空间》,《雕塑的语言》,《我的野口勇》等著作,现生活创作于北京。
个展:
2015年《连续的拱与穹》西班牙,特鲁埃尔
2015年《徐園》/深圳1618艺术空间
2014年《几何与自然》/北京红鼎画廊,798
2013年《无限靠近》/日本京都KCUA画廊
2012年《千层浪》/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通道画廊
联展:
2016年《去往从来》当代雕塑邀请展/上海油画雕塑院
2016年《在路上》中国青年雕塑家提名展/深圳关山月美术馆
2016年《共生共荣》中国雕塑家邀请展/中国艺术研究院雕塑院
2016年《天天向上》当代艺术家提名展/北京筑中美术馆
2016年《窒息》/德国柏林/里希费尔德
2016年《通》南通雕塑邀请展
2016年《合一》北京欧尼克斯画廊
2016年《自牡丹亭》苏州金鸡湖美术馆
2016年《林间空地》北京/木木美术馆
2016年《“翼”雕塑学会青年雕塑家作品展》北京/中间美术馆
2016年“为坐而设计”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2016年《找朋友今日橱窗》今日美术馆
2016年“翼”雕塑学会青年雕塑家作品展/青岛
2016年《有此山川-多维度的中国山水》/中国,三亚
2015年《天天向上》筑中美术馆提名展/北京,筑中美术馆
2015年《器-度》红星美凯龙艺术大展/北京,中华世纪坛
2015年《全球印象》柏林,斯达克文化基金会
2015年《徐園》深圳,CCDI
2015年青年艺术100/北京,农业展览馆
2015年《自转与公转》青年艺术家驻留计划年度汇报展/重庆,四川美术学院
2015年“翼” 雕塑学会青年雕塑家推广计划/武汉,郑州,河南省美术馆
2014年艺术三亚提名展/中国,三亚
2014年青年艺术家驻留计划/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
2014年“乌托邦狂想曲”南京
2014年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山西,太原
2014年青年雕塑推荐计划,第一站,常熟美术馆,南通美术馆,鼎立美术馆
2014年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作品展,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2014年厦门艺术节,厦门
2013年KCUA国际交流展/日本,京都
2013年问石—中国当代国际石雕艺术邀请展/福建崇武
2013年大同雕塑双年展平行展/大同雕塑博物馆
2013年抽象雕塑展/湖北美术馆
2013年艺术8,中国邀请展,爱马仕基金会
2013年今日美术馆,艺术橱窗/北京,今日美术馆
2013年“雕塑年鉴展”北京,国家大剧院
2013年“关注未来艺术英才”提名展,马爹利艺术基金,北京,今日美术馆
2013年“得意忘形”抽象雕塑展,北京,798朱秉仁艺术馆
2013年第一届,艺术三亚,海南三亚
2012年首届当代陶瓷艺术大展,北京,中华世界坛
2012年首届当代抽象雕塑展,西安
2012年铜陵金属雕塑展,安徽,铜陵
2012年中美韩“ceramics /three ways”展,美国,蒙塔纳
2012年“大艺、苏韵”,青年艺术家系列展,江苏,无锡
2012年五四国际青年艺术展,北京,798悦美术馆
2011年高校毕业生优秀作品展/北京,国粹苑
2011年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生作品展,中央美术学院
2010年《心》法国巴黎高等美术学院/法国,巴黎
2009年中国动力国际雕塑展,北京,蟹岛
图文来源于网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