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耿玲报道)夜幕笼罩着寂静的小城,初冬的冷风轻抚着万家灯火。10月26日晚,疫情悄然袭来,绥化摁下了暂停键...... 市区两级专班闻令而动,千军万马投入疫情阻击战。在“群星闪耀”的抗疫群体之外,却有这样一群人,在一个月的临时管控中无声、无名,可他们就像一簇萤火,用微光温暖着管控中的静默人。干净的院落、清爽的楼道、千百万袋及时外运的垃圾、隔窗凝视的眼眸、满天数不清的星斗记载着广纳集团物业保洁人忠于职守、向险而进、默默付出的感人片段。
一、困难危急时刻、不能当逃兵
“疫情来的太突然,咱们福乾花园小区现在总共封堵了56个单元,有阳性确诊病例单元七个,现在虽然确定由政府部门专业人员清理垃圾,但全市工作量这么大,一时忙不过来,你们三名维修工就担负疫情防控期间整个小区的垃圾清理工作”。集团物管第一分部经理徐春秋对余海祥、李宏伟、邢茂臣三位维修师傅布置着垃圾清运工作。
三位员工深知,5000多户,301个单元,84台垃圾车,徐经理布置给自己的任务量不轻啊。发生阳性病例和密接封堵的单元还有被感染的风险。可他们看到封控三天来单元门口和单元方厅成堆的生活垃圾、厨余垃圾以及微信群业主们焦躁的情绪。物业人的职责坚定了自己危难时刻、不能当逃兵的信念。三人穿上防护服,推来垃圾车,一个单元、一个单元的清理,垃圾堆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散发出氨气、硫化氢、甲硫醚、有机酸、甲烷、二氧化氮混合的难闻气味。李宏伟深有感触地说:一闻到这个味,就想吐,现在回想起来连饭都吃不下去。每个单元垃圾清理完,还得将满地的汤汁拖净、擦干、消毒。做核酸和发放蔬菜包的日子里,垃圾产生量比平时多了一倍,封控单元的黄袋垃圾、核酸检测后废弃的防护服、头套、脚套、喷壶等都要收拾好送到社区指定的存放场所。家属对他们整天与垃圾打交道,时刻有被感染的风险很担心,晚上回家都要分床而睡,避免家人的接触。就这样,一个月时间里,他们和小区保洁人员一起扫院落、清拖楼道、擦楼梯,每天重复着5个小时以上的清理、外送垃圾工作,保持了小区的清洁,赢得了业主的满意和赞誉。经理徐春秋开玩笑说疫情捡了个“爹”,每天带领员工为小区内的残疾老人杨方义送饭、收拾房间、理发、刮胡子、擦身子、收拾屎尿,为员工做出了表率。
二、为了心中这份责任,苦点累点没啥
嘟、嘟、嘟.....已是晚上9点多了,还在安排工作、解决业主问题的李洪艳经理电话又响了起来。“你好!是李经理么?我是C区高4一单元的业主,我们单元是高风险单元,现在楼道里的生活垃圾好几天没人处理了,满楼道是味呀,能不能安排人帮助清理一下呀。”李洪艳经理略加思考了一下回复到:“您好!现在政府严格管控,你们高风险单元产生的垃圾是由政府安排专人清理的,可能是政府人员紧缺忙不过来,您看我先和社区联系一下再安排人员帮助解决好不好”。类似的电话她一天要接200多个。
疫情来临之时,正是有经理坐阵指挥,与员工甘苦与共,西湖锦园小区A、B、C区在岗员工才以苦为乐,每天不到晚上10点防护服不脱,时刻保持临战状态。
A区的门卫王维国、赵志金、刘庆春、院工朱全,公寓门卫姜广社自疫情开始就组成一个垃圾清理小组,负责35个单元、两个高风险单元和院落的垃圾清理外运工作,68岁的刘庆春说:“这个时候对物业负起责任,才显现我们做人的本质,我们几个都60多了,什么都不怕,干就完了”。
B区62岁的张雅芝负责高6、高7两栋楼12个单元的保洁工作,疫情期间她保洁、院工、推送垃圾一肩挑。她说:“越是关键的时候越要加细,不能给物业丢脸”。每天完成垃圾清理和卫生打扫工作之余,晚上时刻关注着业主微信群,只要有业主反映楼道有浮物、菜汤或者求助,她都会第一时间前去处理完成。
在广纳集团的学习群,每天清晨上传的工作视频中,大家经常会看到张霞这个名字。她负责C区22个单元的保洁工作,疫情之后,垃圾比平时多了一倍,有时一个单元就要拎出100多袋垃圾,22个单元的的垃圾量可想而知。她说:“家里有个上网课的儿子,自己整天接触垃圾怕一旦感染影响孩子,可干了这份工作,就有了这份责任,放下了感觉对不起良心啊”。更让人敬佩的是C区有10多年工龄的垃圾清运工李慧华,她家住在华德秀府。26号得到疫情临时管控消息后,怕被封在小区了耽误自己分担的工作,立马收拾行装,住到C区,在高层17楼的楼道里铺上床垫,算是安了临时的家。30多天时间里,躬身孤独拉着500多斤重的垃圾车,成为静默小区的一道风景。63岁的她负责35台垃圾车的外运,疫情头三天,垃圾积压成山,政府防控人员不让外运,她央求外运被阻止急的直哭。政府允许外运垃圾的那一天,她足足干到半夜11点多,才将垃圾“清零”。平时外运一次垃圾就要往返400米,一个月下来,累计行程近250公里。C区员工马文霞、垃圾清运工赵英秋在小区物业帮助家在外地业主修复下水管后,主动帮助清理室内卫生,喷溅满地的屎尿被她们清理的干干净净,清除了肮脏的屎尿,彰显了物业人可敬的人品。
三、不能因为疫情,丢了物业的形象
“不能因为疫情,丢了物业的形象”。福和城小区北门卫崔宝莲朴实的话语,代表了物管第三分部疫情临时管控时段在岗员工的心声。
福和城小区8名员工、6人被封控在家。1100多户的小区一改往日的喧闹,宽阔的广场上,两个来来往往推运垃圾车的身影常常被业主上传到抖音上予以弘扬。他们就是福和城小区南门卫高学林和北门卫崔宝莲。
偌大的小区2个人承担起院落清扫、楼道清理、垃圾外运的全部工作。69岁的高学林与崔宝莲相互协作,他们说:“特殊时期,别说是谁的活了,小区服务上不去、业主不高兴,我们心里着急,我们俩就是物业的窗口,代表的是物业,我们在,阵地就在”。一个月中他们以发自内心的话语激励自己,60个单元因疫情人员全部居家,垃圾增多,放到缓台的每天要捡一遍,平时6车垃圾增加到9车,每日都得推到300多米之外的政府垃圾清运点,推不动就想出了用自家摩托牵引的办法解决,干了一天的高学林,都要吃上几片止痛片抵御一天的腰酸腿疼,小区在他俩的打理下比疫情之前还要干净。社区的朱书记夸赞说,小区卫生打扫的是真干净。
“物业都是一家人,这个时候克服困难别分你我了”。大交通小区的员工刘万成在农委小区院工被封控在家的情况下,主动与老伴一起担负起56个单元清理、院落打扫和垃圾外运工作。逐个单元方厅清垃圾,平均一个单元一次拎出30左右袋,最多的一次一个单元清满两台垃圾车,两口子就这样坚守着,也期待疫情解封的那一天,能好好歇歇。
“谢谢领导的关心,我们在这没什么困难,只是惦记小区的工作要耽搁了”。中包小区的门卫73岁的李义和院工杨运海也是在人员不足的情况下担负起小区46个楼道垃圾清运、院落卫生工作。11月20日被判定密接,集中隔离。隔离前的时段里,两人每天推送10车垃圾,有23个单元业主直接将垃圾放到缓台上,李义用桶挑、手拎,清理一遍要往返30多趟,离垃圾箱最近的50米,最远的100米开外。作为普通人的老员工只是想多干点、多挨点累,也不想让别人说物业不好。
四、在岗就要尽责,只求无愧于心吧
疫情期间我也是按照日常做好本质工作,物管第四分部金叶小区的保洁兼院工王凤芝负责4栋楼23个单元。疫情期间封控的4个单元有些业主晚上从窗户往下扔垃圾,她就一袋一袋的捡到一起,扔到垃圾箱里,每天将负责的单元清理的干干净净。在其它岗位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她服从集团调遣,住到支援单位帮助收拾卫生15天,小区的保洁工作交付给丈夫帮助清理。关系不错的业主说差不多就行了,干啥非得要个样啊。她笑着说:“我觉得在岗就要尽责,只求无愧于心吧”。诸如园丁二小区的门卫兼院工徐冬雪、新安行小区门卫兼院工张玉波,所负责的小区院里没有垃圾箱,他们就在政府允许外送垃圾的11月7日起逐个单元将垃圾拎到百米之外的垃圾点,最多一天外运300多袋,胳膊累的发酸。
物管第五分部碧水南院的门卫周金祥、邮电老区代理门卫蒋兴林、豫馨嘉园院工司玉林都是疫情以来住在小区,坚守岗位清理垃圾,体现了物业人疫情面前的担当。
五、勇毅向前,当好物业服务保障急先锋
疫情之下,许多小区沦陷。员工被困、小区封闭管理,集团部分小区物业服务难以进行。在这紧急关头、困难时刻,集团总经理马龙带领工程部长孙钰贺、员工孙兴福、王忠良、王国义时刻冲锋陷阵在集团物业小区的最前沿。
那里告急、那里有需求他们就会出现在哪里。保证了疫情之下物业服务的延续。恒艺阳光城A区高风险,工程部每天对18个高风险单元、14个垃圾箱按时收集装到政府的集中清运车上;学府上城每3天带领人员清理一次;消防公寓、检察院小区每天清理一次;邮电新区21个封闭单元坚持每日清理,南三行、中包小区垃圾箱自11月20日起每天外运,工商行小区院落树叶彻底清扫外运,常常每天干到伸手不见五指。正是他们自始至终战斗在一线,不惧被感染、隔离的风险,30多个日日夜夜住在集团,干在小区,舍小家为大家,成为集团物业服务的坚强后盾。
据不完全统计,疫情防控的一个月时间里,仅广纳集团物业企业的员工所服务的287栋楼,1532个单元,共清理出垃圾114.9万袋,外运垃圾15000多箱、消杀院落5000余场次、消杀楼道15328个次。
广纳集团物业企业只不过是众多物业企业的一部分,正是有这些幕后默默工作、不计得失、随时配合社区、冒着风险、顶着压力的物业人,小区才保证了洁净、平安、和谐。
疫情不止,广纳物业人初心不改,会当勇毅前行。
责任编辑:李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