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张家界,人们大多会联想到“仙境”这个词。随着经济转暖,张家界再一次热闹起来,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张家界各大景区接待游客86.37万人次,同比增长123.18%,海内外游客络绎不绝地涌向这座“人间仙境”。而在这背后,有一股“气象力量”在默默守护,守护着这里的“奇峰三千,秀水八百”。
据李亚鹤了解,在位于天门山顶碧瑶台景区西南角的山顶,有一座被游客称为“雪人”的天气雷达。由于要发挥气象雷达“千里眼”的作用,覆盖更广阔的监测范围,这座雷达选址在天门山景区的重重山峰之巅,海拔近1500米。
2016年,这座雷达开始动工建设,由于景区公路只修到1300米的高度,设备、建材不能直接运输到选址位置,剩下的200米高差约3公里的山道,只能通过人力一点点接力扛上来。冬季山顶被冰雪覆盖,气候条件恶劣,每年只能在4月份到10月份施工建设,使工程更加难以推进。
2018年6月,经历重重挑战,“雪人”雷达终于完工并投入运行,自此,气象监测范围覆盖了整个张家界乃至周边市域,填补了以往灾害性天气监测的空白区域,极大提升了这座“仙境”城市灾害性天气的监测水平,尤其在旅游天气预报预警、防汛抗旱调度指挥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李亚鹤发现,除了旅游业,茶产业也是张家界“仙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张家界永定区是张家界莓茶主产区,也是“中国美茶之乡”,李亚鹤了解,莓茶产业已经成为仅次于旅游业的第二大绿色产业。目前,全区莓茶总面积15多万亩,有2个万亩莓茶乡镇,已成为带动当地致富的“黄金叶”。
5月上旬,位于张家界永定区罗塔坪乡的茶园“阴雨蒙蒙”,在这样的时节,永定区的莓茶种植大户平日里都会收到“近日雨水增多,莓茶病害趋多,要对田间积水的田块进行及时疏通排水”的气象提醒。
李亚鹤看到,在茶园的中间,有一座由永定区气象局于2020年建立的小气候观测站,不间断地监测着茶园的气候变化。
张家界湘巧茶叶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张雪云向记者表示,莓茶生长对温度、湿度、光照等气象要素十分敏感,在阴雨季节,莓茶容易得溃疡病,对田间及时排水能够有效减少病害的发生。除了生产环节,天气变化对莓茶采摘和加工也有很大影响。“近年来,气象部门为莓茶种植大户提供气象服务,给我们帮了很大的忙,让莓茶种植、加工更加合理、高效,由于减少了灾害损失,我们家的莓茶产量也连年提升。”
近年来,永定区气象局围绕莓茶服务需求,开展精细化气象服务,建立莓茶农业气候监测站点,实时监测气温、湿度、风速、风向等气象要素,积累莓茶种植气象数据,从专业化、标准化解决莓茶生产中的气象技术难点,为指导莓茶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与农业部门合作,建立莓茶专家联盟,针对极端天气,及时开展联合会商研判,提高农业天气预警效率,让莓茶这个“黄金叶”能够更好造福当地农民。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