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供入、麻醉、监护设备正常,用具齐备,装置连接无误……患者生命体征一切正常,准备麻醉!”一个普通的工作日,早上8时许,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手术室内,无影灯下,麻醉科副主任周大春将麻醉药缓缓注入患者静脉。这一常规操作,周大春每天要重复40多次,但他说:“麻醉医师99%的工作不是打针!”
近日,本报记者对多家医院的麻醉医师进行了采访,通过他们的讲述描摹出这个群体更丰满的形象。
窥“一针”而知全貌
37年前,周大春从浙江医科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麻醉科医生。“让麻醉状态下的患者活下去,完好无损地醒过来,是麻醉医师的本领所在,气道管理、循环稳定、合并慢性病管控、全身器官保护,一个环节也不能少。”周大春说。
“一针麻药看似简单,背后实则是一张覆盖患者术前准备与评估、术中监测与管理、术后快速康复等围手术期各环节的全方位镇痛和舒适化医疗服务网。”在周大春看来,麻醉医师早已不仅是大众普遍认为的术中镇痛服务的提供者,他们更是患者术前的访视医生,是手术台上的内科医生,是救治危重症患者的急救医生,也是帮助患者术后快速苏醒、恢复的康复医生。
术前,麻醉医师到病房或麻醉评估室进行访视,询问患者病史、过敏史、用药史等信息,在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和身体状况后,制订最适合患者的麻醉和术中监护方案,同时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备好麻醉和抢救所需的各式药品、器具,确认仪器设备正常运转。
术中,他们实时监测患者血压、脉搏、心率、血氧、呼气末二氧化碳、麻醉深度、尿量、出血量等10余项数据指标,及时控制患者呼吸、补液,在科学控制麻醉药物、内科药物剂量的基础上保障患者手术安全。
术后,他们护送患者到恢复室,指导护士进行吸痰、拔管、复苏等一系列操作,评估患者肌力恢复、意识恢复、疼痛控制情况,并在病房提供术后镇痛服务。
周大春说,严于术前、精于术中、勤于术后,是麻醉医师的职业信条。麻醉医师的多面手形象逐渐清晰起来,正打破大众对于他们“只会打一针”的传统认知。
据介绍,近年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麻醉科年均完成12万余台手术的麻醉工作,科室90余名麻醉医师愈发感觉身上的多重价值日益凸显。
高压的背后是人才缺口
“手术中,整个人的精神状态时刻紧绷。患者血压嗖的一降,我们的血压噌地上去!”与记者交谈前,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杨新平刚刚走出手术室。术中,她听着监护仪上患者的每一次心跳,紧盯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曲线和数值,一刻不敢大意。
在科室里,杨新平保持着一项纪录——持续高压作战16个小时,单班完成5台神经外科高难度手术麻醉。“当我走出手术室的时候,顿时感到脚步发沉、双眼发黑,后来发现早班的同事已经到岗了。”杨新平回忆,多年前的那个清晨,她在楼道里缓了许久。
杨新平的高压工作状态,其实也是无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有50多名麻醉医师,他们每年要完成3万余例手术室内麻醉和5万余例门诊无痛胃肠镜、无痛人流等麻醉。杨新平说,综合考虑人员休假、学习进修、早晚排班、手术总量等多方因素,科室面临1/5~1/4的人才缺口。
在杨新平看来,破解麻醉医师人才短缺问题依靠政策支持。她介绍,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是国家首批临床麻醉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深圳大学医学院教学基地,依托这些平台,该院麻醉科目前有40余名规培医生、实习医生、进修医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人力问题。
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出台了多项政策文件,为加强麻醉人才队伍建设、优化麻醉医疗服务提供政策保障。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7个部委印发《关于加强和完善麻醉医疗服务的意见》,强调增加麻醉医师培养数量,逐步加大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收力度。2019年,《麻醉科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指南(试行)》发布,明确三级综合医院麻醉科医师和手术科室医师比例逐步达到1∶3,二级及以下综合医院不低于1∶5。2022年,《麻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2年版)》等先后公布,麻醉在学科建设、质控标准等方面的权重大幅提升。
“希望有更多麻醉专业人才加入我们。”杨新平说。
“舒适之旅”仍在路上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手术麻醉科主任医师陈瑛琪,28年前从山西医科大学毕业。彼时,麻醉药物、监测技术较为落后,麻醉医师在手术过程中只能根据患者血压、心率等基础生命体征的变化来判断麻醉程度深浅。
多年来,陈瑛琪在年均上千台手术麻醉的临床实践中,见证着我国麻醉医学的发展:从单纯地解决手术及有创检查“痛”与“不痛”的问题,转向更加注重患者舒适度和术后功能的康复。
陈瑛琪对术后加速康复(ERAS)理念的临床应用成效感触颇深。“ERAS通过外科、麻醉、护理、康复、心理、营养等多学科协作,综合优化患者围手术期治疗临床路径,力争在保证康复质量的前提下,实现更快康复。”陈瑛琪介绍,舒适化医疗有了更多可能。比如,针对患者术中低体温及其可能导致的微循环影响、凝血功能影响等问题,通过使用加温床垫、加压空气加热、输液加温等方式,将患者体温维持在36摄氏度左右。
“精准化医疗是舒适化医疗的前提,与麻醉监测技术发展密不可分。”在陈瑛琪看来,全面血流动力学监测仪、血气分析仪、麻醉深度监测仪等先进医疗设备所提供的精准化、可视化客观指标,能准确、高效地协助麻醉医师捕捉患者术中生命体征的动态变化,从而精准施策,改善患者术中体验,加速术后康复。
“以镇静肌松指标为例,人工智能麻醉管理系统能通过动态监测患者脑电信息等微观数据,精准定位麻醉深度,从而达到剂量平衡的最佳点,给予患者最小副作用、最短康复期。”在陈瑛琪看来,该系统有望让麻醉医师解放双手,节约更多人力成本,同时为舒适化医疗增加更多可能性。
据了解,在术后镇痛上,个体化、人性化的趋势更加明显。以镇痛泵的使用为例,镇痛泵将镇痛药物从静脉、肌肉等处注入患者体内,在麻醉医师的指导下,患者可根据自身痛感强弱自行控制药物剂量,使疼痛得到及时、有效的缓解。
几位受访麻醉医师表示,近年来,随着可视化麻醉装置的广泛应用、高精度监测仪器的创新研发、规范化学科建设的持续发展,我国临床麻醉安全与质量稳步提升。“未来,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型技术手段,麻醉医学有望在探索舒适化的道路上实现更多飞跃。”陈瑛琪充满期待。
文:健康报记者 杨世嘉 通讯员 李文芳 王璐鑫 杨舒玲
编辑:李诗尧
校对:于梦非
审核:徐秉楠 王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