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送别叶嘉莹先生:诗词传奇,两岸情思
2024-11-28 11:40  浏览:542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低淘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低淘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2024年11月24日,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叶嘉莹先生于天津逝世,享年100岁。

叶嘉莹被赞为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诗词的女儿”,在长达一个世纪的生命旅程中,书写着、守护着、传递着中华民族的璀璨瑰宝,她在诗词领域的深远影响,成为了两岸同胞永恒的文化记忆。

“掬水月在手”

很多年轻人对于叶嘉莹的了解,始于台湾导演陈传兴所执导的纪录片《掬水月在手》。作为叶嘉莹唯一授权的传记电影,该片如诗卷般徐徐铺展她跌宕且传奇的人生轨迹,以北京四合院的结构模式,向观众展现了她坎坷坚韧仍不渝追寻初心的一生。


电影《掬水月在手》海报(资料图片,中国台湾网发)

2020年7月,《掬水月在手》入围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以独特的“慢美学”走进观众视野。据了解,导演陈传兴与摄制团队耗时两年,先后对叶嘉莹本人进行了17次深度访谈,并辗转北京、天津、台北、温哥华等十余个风光各异、底蕴深厚的城市,叩响了诸多名家之门,捕捉与叶嘉莹相关的珍贵回忆。

电影在上映后收到了来自各方的高度评价,在那年的上影节更是一票难求。尽管如此,片方并没有借用大众的关注和热度去烘托叶嘉莹的成就,也没有选择在宣发形式和节奏上去讨好观众,以换取高额的票房回报。来到大陆参加路演的导演陈传兴谦虚而又真诚地表示,“希望未来两岸更多年轻的观众能了解,并爱上中国古典诗词”,而这也与叶嘉莹的百年诗心一脉相承。


执导电影《掬水月在手》的台湾导演陈传兴出席大陆放映活动。(资料图片,中国台湾网发)

之后,电影《掬水月在手》在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第四届山一国际女性电影展、第33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第12届两岸电影展等多个电影活动中斩获佳绩。2024年11月21日,也就是叶嘉莹逝世的几天之前,《掬水月在手》在CCTV纪录频道电视首播。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电影《掬水月在手》中所呈现的时代离合令人感慨万千,而叶嘉莹所秉持的“弱德之美”,恰似影片中一抹温润而坚韧的底色,鼓舞着观众感受她所经历的岁月沧桑,随朗朗吟诵声,在中国古典诗词的长流中徜徉。

“半生风雨路”

1924年,叶嘉莹降生于战乱中的北平,仿佛昭示了命运不愿许她这一生顺遂坦途。

“七七”事变之际,尚在读初二的叶嘉莹早早见证了战争的残酷。随着北平沦陷,被迫在硝烟中艰难度日的叶嘉莹又在17岁时遭受了母亲离世的沉痛打击。她一连写下八首《哭母诗》,与诗词的不解之缘也在彼时悄然结下。

1948年,叶嘉莹随丈夫迁往台湾。随后,她的丈夫被捕入狱,带着幼女遭受拘留而又无家可归的叶嘉莹只能投奔亲戚。为了维持生计,她开始了在台湾的教书生涯,陆续在中学、大学讲授古诗词,并凭借卓越的教学技巧迅速成为明星教师,甚至屡次受邀登上电视节目。随着逐渐声名鹊起,叶嘉莹被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外多所知名高校邀聘为客座教授及访问教授。在众多学者心中,叶嘉莹俨然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化身。

1966年,叶嘉莹受邀赴美国哈佛大学访学,几年后,她赴加拿大执教,并获聘终身教授。于异国讲堂之上,传中国诗词之美,这本是一份伟大的事业,但她依然觉得“流离失所”。在大女儿不幸因车祸离世后,叶嘉莹的思乡之情愈发强烈,她想要回到祖国,回到古典诗词的“根”所在的地方。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拂来,叶嘉莹重新踏上故土,在南开大学的讲台上开始了她回国讲学的第一课。她将毕生财产悉数捐赠给南开大学,并以自己的号“迦陵”设立了“迦陵基金”,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在她的指导下,诗词由讲台深入到城市乡村,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

“宝岛育桃李”

叶嘉莹在台湾任教的十余年,恰是台湾现代文学主力军的蓬勃发展之际。纯正而富有教养的北京话,念诗时动听而又迷人的嗓音,给叶嘉莹的诗词课带来了独特的魅力,也吸引着无数求知若渴的学子来到她的课堂,跟随她领略古典诗词的博大精深。据说,她的课堂里不仅有本校的学生,还有许多周边慕名而来的“旁听生”。小说家白先勇当年虽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却常常翘课来听叶嘉莹讲诗词,席慕蓉、“施家三姐妹”中的大姐施淑等知名作家学者也都在访谈中表示深受她的影响,称“她的诗教影响广泛,把两岸文化界、学术界的人联结在了一起”。

2023年,叶嘉莹获得中华诗词学会授予的“百岁诗星”称号。同年10月,中华诗教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开大学举办,近200名中外学者齐聚一堂,共话中华诗教的传承与弘扬,以学术研讨交流的方式向叶嘉莹致敬。桃李遍布两岸乃至全世界的叶嘉莹,无疑是一条坚韧且璀璨的文化纽带,跨越了海峡的浩渺烟波,一头连着华夏内陆,一头系着宝岛台湾,将两岸紧密相连,于诗词的韵律中共寻中华传统文化的根脉。

“诗韵润千秋”

叶嘉莹的一生,始终致力于中国诗词的创作、研究和教育事业。岁月悠悠,她笔耕不辍,数十本著作在国内外的古典诗词研究界广受赞誉。2020年,叶嘉莹入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她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对诗词的执着与坚守,成为享誉两岸、当之无愧的文化楷模。


电影《掬水月在手》中的叶嘉莹(资料图片,中国台湾网发)

“弱德之美”,是叶嘉莹对词体的美感特质所提出的创见。她是这样诠释的:“弱德不是弱者,弱者只趴在那里挨打。弱德是指人处在强压之下,但仍然有所持守、有所完成。”这种在逆境中秉持操守的理念贯穿了叶嘉莹的一生,无论是在战乱年代,还是在海外飘零之时,亦或是回归祖国之后,她都以柔弱之躯承载着强大的精神力量,默默坚守着对诗词的热爱。

如今,“诗词的女儿”叶嘉莹女士已离我们而去,但那或激昂、或婉转的吟诵声,恰似穿越岁月长河的密语,供后世之人聆听、揣摩、传承,让诗词之美在两岸间延续千秋万代。

来源 | 中国台湾网

京彩台湾

微信号:bjstb2017


发布人:0283****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