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北京作家协会乡土写作与新乡村叙事吴海涛散文研讨会在房山区重型电缆厂召开。研讨会对吴海涛创作的《故乡的月亮》《方山欲语》两本散文集进行研讨。
研讨会由北京市作家协会、房山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房山区作家协会主办。王虓、凸凹、陈涛、李林荣、张菁、张颐雯、梁鸿鹰、兴安及散文集作者吴海涛出席本次研讨会。研讨会上,专家们就两本散文集的实质内容及创作思想给出了非常中肯的评价,同时为作者进一步的创作指明了方向。
专家们认为,吴海涛的散文有情、朴实、真诚。从现实生活挖掘,在人、事、物、景上构成了其散文作品的版图。真诚也是吴海涛散文写作的特点,他用真诚之心写作,将“私我”嵌入作品,让作品中的生命体验更带有浓郁的个人命运刻痕,使散文散发出灵魂之光,让流淌出的文字有如心灵的泉水。
最后,吴海涛分享了两本散文集的写作初衷,他表示:“这两本散文集作品深深扎根在养育我的泥土,从大地写到母亲、从泥土写到热泪,就是想让人通过文字怀念故乡的大地,怀念那养育人长大的泥土。”
作者介绍:吴海涛,曾用笔名吴墉,斋号紫草堂,1962年生,北京房山人,祖籍河北雄县。北京作家协会会员,房山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房山区第六届、第七届政协委员,第八届政协常委,房山区工商联常委、副主席,中国电线电缆商会副理事长,北京市工商联慈善协会理事。作品曾在《燕都》《中国汉诗》《青海湖》《青年文学家》等刊物多有发表。著有《吴海涛文集》(三卷)、散文集《一蓑烟雨任平生》等,多篇作品被选入《金色年华》《当代10名诗人诗歌今选》等书籍。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