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从“解放台湾”到“和平统一”
2023-05-04 07:03  浏览:9009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低淘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低淘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从“台湾解放”到“和平统一”

习主席《在<告台湾同胞书> 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用了几个段落讲述“1949年以来”“70年来”两岸关系和对台工作的历史经验。


从70年而不是仅仅从40年来看两岸关系和我们的对台大政方针,我们可以看得更加明白。诚然,在这70年里,我们的对台大政方针从“解放台湾”到“一国两制,和平统一” 是一个“重大转变”。然而,转变不是替换。从“解放台湾”到“一国两制,和平统一”,其间“和平解决”是本来应有之义,是一以贯之的思路。须知,“解放台湾”除了“武力解放”,还有“和平解放”的思路。这正如有“人民的好总理”之誉的周恩来,在1955年所说的那样:“在中国人民解放大陆和沿海岛屿过程中,不乏和平解放的先例。”在当年5月13日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周恩来言之凿凿地说:“中国人民解放台湾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和平的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以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文告的方式,郑重宣示和平统一祖国的基本方针。为切实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科学构想,为祖国和平统一创造了最优的模式和必要的“可能的条件”。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汪毅夫(中评社资料图)

习主席此番讲话,对两岸同胞发出了“探索‘两制’台湾方案,丰富和平统一实践”的伟大号召,并谓:“两岸同胞是一家人,两岸的事是两岸同胞家里的事,家里的事应该由家里人商量着办。和平统一是平等协商,共议统一。”在我的印象和认知里,“家里的事”和“商量着办”是习主席对台论述里一再表明的意思。两岸的事,“只要谈着就有希望”。祖国和平统一的大好年景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耶!

作者简介


汪毅夫先生,1950年3月出生,台湾台南人,历任上山下乡人员、邮递员、学员、教员、研究员、公务员和退休人员。学术著作有《闽台区域社会研究》等18部,300余万字。


主播介绍

高琦,资深媒体人,“京彩台湾”新媒体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广天下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朝阳民革青委会副主任。录制有中宣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十四五规划》等多部有声作品;朗诵代表作品《脊梁》《等待天明》由央视、新华社等媒体发布并成为网络热搜;纪录片作品有《新丝路密码》《刘亚楼》《织梦年代》等。

栏目介绍


汪毅夫先生著作《顾盼两岸》,收录了作者自2019年元月起“在手机上用手写输入法写作”并陆续发表在中评社、中评网上的286篇文章。

对于“两岸关系已无联结点”的悲观论调,作者认为,“我写的学术段子(文史笔记)两岸都有读者关注,我讲的两岸故事两岸都有热心受众,这不就是一个联结点吗?每念及此,老旧的手表又上了一回发条。”正如作者所言,退休之人该放下的全放下了,惟此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应该是吾人一生的志业,不放下,也放不下呀!

《顾盼两岸》有声版上线之际,正值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时,也是京彩台湾继《话说两岸》之后,再次为广大读者提供“生动鲜活”的新媒体“选修”内容。

让我们通过《顾盼两岸》的字里行间,感悟海峡两岸方方面面的联结点,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在“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征程上,凝心聚力促发展,驰而不息抓落实,立足岗位作贡献,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感谢

汪毅夫先生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中广天下(北京)文化发展中心

北京单田芳艺术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对本专栏的大力支持

-THE END-

京彩台湾

微信号: bjs tb2017


发布人:fa21****    IP:125.64.00.***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