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多学科合作推动乳腺癌科学化管理
2022-11-28 18:08  浏览:1315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低淘网”
温馨提示:为防找不到此信息,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低淘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为推动乳腺癌专科能力建设和临床实践水平的提高,健康报社和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联合开展“赋能专科建设共创健康中国——乳腺癌科学化管理促进项目”。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厦大附一院)作为国家癌症中心首批乳腺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试点中心,以及国内首批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规范化诊疗认证示范中心,积极参与该项目,在闽西南地区大力推动乳腺癌早诊早治和规范化治疗,取得显著成效。


乳腺癌科学化管理促进项目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正式启动

强筛查 促“三早”


在推动乳腺癌早诊早治上,福建省厦门市已经迈出坚实步伐。厦大附一院党委副书记、肿瘤放疗专业学科带头人林勤介绍,近期,厦门市对全市35~64岁女性启动乳腺癌免费筛查项目。该项目将惠及上百万名厦门居民。居民只需要到就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即可接受乳腺彩超检查,可疑或阳性者行钼靶X线检查。

能够在基层医疗机构广泛开展乳腺癌筛查,帮助患者早期发现问题,得益于厦门市不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厦大附一院等三甲医院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水平。据了解,早在2015年,厦大附一院就在厦门市率先启动分级诊疗工作,推出“三师共管”服务,与多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城市医联体。为做好乳腺癌早诊早治工作,该院以专家义诊、驻点门诊、技术交流、进修研讨等方式,为基层开展疾病诊断、乳腺彩超等培训,提升基层的医疗服务能力。同时,该院为乳腺癌患者开通上下转诊绿色通道。基层患者可通过绿色通道优先在厦大附一院看专家门诊,获得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彩虹家园健康俱乐部“举办医患联欢会

治疗﹢美容 双管齐下

患了乳腺癌,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切除整个乳房,以确保彻底切除肿瘤,避免复发。然而,随着综合治疗手段的进步和完善,患者的生存期显著延长,乳腺癌的治疗进入追求治疗效果最优化的新阶段。该院乳腺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欧阳忠介绍,对于广大乳腺癌患者来说,如果病灶较小、分期较早,可以优先考虑采用保乳手术的方法。保乳手术是在确保治疗效果的前提下,保留乳房的外形,维持女性形态的完美,也有利于术后康复,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传统的开放式保乳术、乳房重建术往往会留下明显的瘢痕。如何在保乳切瘤的同时还能让瘢痕隐形?欧阳忠介绍,该院乳腺团队将乳腺外科和整形外科的优势交叉融合,并结合乳腺外科专业予以进一步优化,在保证肿瘤治疗安全性的前提下,利用腋窝入路为假体安家,使乳房表面无瘢痕。

在规范化治疗乳腺癌的同时,对患者乳房进行修复甚至美容,成为乳腺外科领域重要的发展方向。厦大附一院根据患者需求和疾病情况,在部分乳房切除或全乳切除的同时,开展乳房重建术,不仅达到了肿瘤治疗效果,还获得了良好的美容效果,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据介绍,厦大附一院持续提升乳腺癌的规范化治疗和科学化管理水平。目前,该院开展的乳腺癌手术中,保乳手术占比超过30%,新辅助治疗率为25%~30%。去年,该院乳腺外科门诊量超过11万人次,出院量约8500人次,综合实力位居省内领先、全国一流水平。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团队

智慧医疗助力“三师共管”


“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乳腺癌迈入慢病化管理时代。因此,仅靠‘单兵作战’治疗乳腺癌远远不够,需要运用多学科诊疗(MDT)的模式对疾病进行全方位、全周期管理。”欧阳忠说。

乳腺癌科学化管理促进项目启动后,该院持续丰富“单病种,多学科”的诊疗模式,形成从术前到术后贯穿全程的常规MDT模式,共同推动乳腺癌规范化诊疗水平的提高。该院乳腺疾病MDT团队集乳腺外科、病理科、医学影像科、放疗科于一体,通过科室深度讨论、密切协作,顺利开展保乳治疗、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乳房重建术、分子分型与新辅助化疗、影像学诊断和活检技术等,为患者提供规范化的服务。

病理诊断是乳腺癌诊疗的重要环节,也是乳腺癌单病种质控的重要基础。通过MDT模式,该院病理诊断能力持续提升,能够对乳腺癌的形态学指标及免疫组化指标进行快速精确评判。该院的病理穿刺时间由原来的7天缩短到如今的3天,诊断效率和水平进一步提高。

值得关注的是,厦大附一院以“智慧医疗﹢三师共管”的创新形式,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乳腺癌全病程信息管理系统,对患者进行线上线下、院内院外一体化全程管理。

该系统以电子病历为基础,搭建“个案管理师﹢经管医师﹢智能平台”的组合模式。经管医师负责诊疗过程中的方案制订、多学科会诊、手术和辅助治疗的实施等环节;个案管理师重在术前和术后的个体化服务,一旦发现在检查检验、药物管理、术后随访等方面有任何异常,可随时联系患者和医护团队进行紧急处理,将患者的前期诊断、方案实施、术后康复、疑难处置等纳入疾病全流程闭环管理,填补服务盲区。据了解,该系统上线不到1年,管理患者已超过3000人。

“下一步,我们将丰富互联网医院的服务内涵,实现在用户端发起乳腺癌多学科会诊,使患者在线上与多学科医师直接沟通,随时解决治疗、康复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林勤说。


文:陈静

编辑:吴刚

审核:韩璐


发布人:1e1a****    IP:125.64.1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