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咨询难、环保审批难、信息对接难”是多数企业在落实污染防治与环境治理时的难题,今年6月以来,伴随着潍坊市生态环境局经济分局(后简称“经济分局”)开启全员企业帮扶工作,辖区企业生产与污染防治情况有了全面提升和改观。近日,“生态文明在鸢都”媒体行记者走进潍坊经济开发区,探寻“1+N”帮扶模式如何发挥实效。
创新帮扶模式,探索有效路径
走进潍坊纳佰味食品有限公司,这里道路宽阔、环境整洁,生产运行井然有序。参观过程中,厂区内不同设备上张贴的环保标志牌吸引了记者们的注意,企业负责人表示:“以前企业用的环保标志牌是从网上搜集下载的,有很多的错误,信息提示也不规范。自从实施企业帮扶政策以来,政府帮扶人员定期给予环保工作帮扶,提供了各种可供参考执行的规范材料,企业标志也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张贴的,有了专业规范的帮扶,我们心里可有谱多了”。
据介绍,今年6月份以来,经济分局围绕市委、市政府“创新提升年”提出的创新要求,积极探索企业帮扶的新方式、新路径,对全区150家重点排污产废企业进行“1+N”帮扶企业新模式,遵循“有需必应,无事不扰”原则,做到帮忙不添乱,服务不包办,不影响、不干扰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实实在在为企业做好服务管理工作,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指导企业全面落实污染防治主体责任,提高污染治理水平,提升区域整体环境质量。
升级帮扶方式,提升管理成效
如何做到帮扶取得实效、企业环保管理各个环节落实到位,经济分局用实实在在的行动给出了答案。帮扶中,经济分局精心印制了《重点企业帮扶记录本》,包括企业环境管理清单、安全防范告知书、活页现场帮扶记录单及规范性环保标志样式,帮扶人员人手一册每月记录对标,成为帮扶人员携带方便的“问诊工具箱”,有效解决了“帮什么、怎样帮、帮到什么程度”的问题。
经济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每月的实地帮扶、精准记录,能够对重点企业环评手续、排污许可证管理、三废管理、环境安全等情况进行清晰的汇总和量化,及时了解帮扶企业环保工作情况,发现并帮助企业改正存在的问题,将环境违法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实实在在为企业纾困解难,助推其发展壮大。
落实三员兼备,夯实支撑保障
全体出动、全员执行,经济分局帮扶人员走进企业,实实在在了解企业情况及所需所求,同时落实“三员兼备”,实打实为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各类难题。
当好企业与部门的业务协调员。企业遇生态环境方面的政策咨询、环评审批、日常监管等问题,帮扶人员一揽子承接,负责与具体办事员对接,主动为“娘家人”跑腿办事,动态回应企业需求,助推企业复工开工、发展壮大。
当好企业现场管理的指导员。帮扶人员每月一次深入企业现场,对企业的正常生产、规范生产、安全生产予以指导,包括但不限于污染设施运行、危废规范管理、环境风险、排污许可、在线监控等情况。平时通过电话、微信等保持常态化联系,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
当好企业与集中性活动的服务员。在“环保管家”入驻企业帮扶时,引导并参与帮扶;在开展全区业务培训时,协助组织科室统筹会议安排;在散发张贴传单、告知类通知时,当好“店小二”,主动送达上门服务,确保企业及时掌握各类政策信息。
下步,经济分局将持续加大帮扶力度,进一步提高精准服务水平,积极作为、精准帮扶,在纾困解难、优化环境上出实效,不断帮助企业提高环境治理水平,促进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为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生态环保力量。(通讯员 李洋)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