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习经典第198天
修习论语第32章节《找对象的基本标准》
今天我们讲学而篇第七,子夏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我们先来讲一下子夏这个人,子夏姓卜,名商,人称卜子,是孔门十哲七十二贤之一,这个人以文学著称,才华横溢,孔子的很多著作没有完成的,和他从孔子学到的很多思想,都被他以书的形式流传了下来,包括《易》包括《春秋》等等。
那么在孔子去世以后,子夏去了魏国担任魏文侯的老师,也就是一国国君的老师,皇帝的老师,帝师,同时还收了两个很有名的学生,就是魏国的宰相,一个叫李悝,另一个是大将吴起。
这两个人都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也就是说我们从此可以看出,子夏人并没有很僵化的执着于孔子思想的某一个点,而是在孔子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发挥,使儒家思想兼容并包,从这一点上来看,子夏和荀子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所以这个人是非常聪明,才华横溢的人。
那么子夏这么聪明的人,他说了今天我们讲的这一段内容,我们来看子夏讲了什么呢,四个方面的人伦关系,任何一个人走到社会上,我们反思一下你都离不开四种关系,这四种关系你处理好了,你就是一个很完美的一生。
我们把焦点放到某一个具体人身上,如果你四种关系处理的哪怕处理好三种,你就是一个很成功的人,就是很受大家尊重的人。
如果四种都处理好了,这个人就很厉害了,如此聪明,如此才华横溢的大才子夏,最后给出这样一个结论,如果你处理好这四种关系,即使你没有学,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意思就是说,即使你没有读到硕士博士,没有上大学也没有关系,即使你家里没有那么多的书,汗牛充栋,但是也没有关系,子夏说,吾必谓之学矣,我一定会说,你学了,而且学的很好。你不只是本科毕业,你已经博士毕业了。
这个子夏讲的这一段话和上一集孔子讲的,行有余力则学文讲的道理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能够非常游刃有余的处理好了社会的四种关系,你这个人上学不上学,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没有多大的关系。
很多人是上了学以后,这四种关系都处理不好,那么我可以在这替子夏讲,虽曰学吾必谓之未学矣。
就像我一样,虽然读到了博士,实际上我说自己跟没上一样,学白上了,所以说你这个人立身处世,我们在社会上最终是要考验考察你处理四种社会关系,也叫人伦关系的能力。
感恩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