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黄骨鱼养殖赚钱吗?黄骨鱼养殖的利润与投资成本及前景预测)
黄骨鱼属无鳞鱼的一种,表面褐露,光滑,头扁宽而秤坦眼小,还有四对须,颜色带一点柠檬黄,因此在大多数地区也叫作“黄颡鱼、黄姑子、黄辣丁”,属小型淡水名特优水产养殖品种。
黄骨鱼富含氨基酸,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极高,具有滋补作用和药用价值,只有一根主刺,且无肌间刺。基本上成为人们餐桌上常见的鱼类,也是人们煲汤首选的鱼类,特别是家长对孩子们饮食安全的改变,不愿意让孩子吃多刺鱼,黄骨鱼是当前最适合孩子食用的鱼种。因此市场需求也在逐步增长,黄骨鱼养殖也在不断扩大。
黄骨鱼养殖赚钱吗?
黄骨鱼为小型鱼类,一般规格在5寸鳃左右就可以出售,那么养殖一亩黄骨鱼需要投入成本多少?获利收益又是多少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1、黄骨鱼养殖一亩的投入成本是多少?
黄骨鱼养殖的投入成本有:池塘租金、鱼苗费用、饵料费用。
①池塘租金,这是我们养黄骨鱼首先需要投入的成本,在农村来说租金相对便宜一点,一亩地池塘的租金大约在500元左右。如果是在城郊结合部,鱼塘租金可要800/亩,自己有池塘的话,那么投入成本可以省回一笔。
②鱼苗费用,“黄优一号”黄骨鱼是一种适应环境非常强的鱼种,可高密度养殖,一亩地池塘根据环境情况,大约投放25000尾左右。目前黄骨鱼寸苗价格大约在0.2元/尾,因此一亩只需要5000元。
③饵料成本,黄骨鱼是一种肉食鱼类,有时什么都吃,华中农大水产学院研发培育的杂交新品种“黄优一号”黄骨鱼,因为它适应环境强,抗病能力也强,喂养的食料主要以饲料为主,一亩鱼塘大约需要10000元的饲料成本,简单容易。
④药物等其他
每隔20-25天,用生石灰25-30千克/亩全池泼洒,半个月投放1次光合细菌,养殖周期按3个月左右计算,需药物费用1000元。
⑤其他开支
含运输费、人工费、水电费等,约1000元左右/亩。
综合成本:
5000元(鱼苗)+10000元(饲料)+1000元(药品)+1000元(水电费)=17000元左右。
最后,养殖一亩黄骨鱼的总成本大约在17000元左右。
2、养一亩黄骨鱼的利润收入分析
黄骨鱼的市场价格在近几年来一直处在只增不减的状态。而价格上涨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产量过少,市场供不应求,所以价格也就会受到影响而上涨。黄骨鱼一般规格在5寸鳃左右就可以出售,而“黄优一号”黄骨鱼成活率很高,投25000尾存活应在20000尾左右(80%以上),按每尾平均2两计算,折合亩产量大约在4000斤左右。市场收购价是根据黄骨鱼的体重规格来计算的。现在市场收购2两的黄骨鱼,价格应在12元/斤以上。因此一亩黄骨鱼的产值大约在48000元,除去养殖成本17000,黄骨鱼的养殖纯利润还有31000元。
综合收益:
以25000尾/亩×成活率80%=20000尾
20000尾×100克/尾=2000000克
2000000克÷500克/斤=4000斤
目前市场保守价批发价12元/斤计算
4000斤×12元/斤=48000元
48000元(毛收入)-17000元(成本)=31000元(纯收入/亩)
以上就是“黄优一号”黄骨鱼养殖投入成本与利润收入的分析,仅供参考。
2020黄骨鱼的养殖前景
今年疫情期过后,黄骨鱼价格又在看涨。据市场反馈的消息,广东、广西、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四川等地的黄骨鱼都在涨价市场售价已经达到18元/斤。
其实在4月下旬,黄骨鱼价格就开始上涨,一直到现在的5月底,鱼价上升的势头还在继续。据专业人士认为,四月份以来的涨价是可以预见的,预计价格在后期还会继续往上涨,只不过是能涨多少的问题。
目前,全国池塘养殖户的黄骨鱼已经基本卖完,现在收购商正在收的都是网箱鱼,但价格很高,在湖北江夏一带,黄骨鱼还有一定的存塘量,不过数量也不多,主要是规格偏小的新塘口鱼比较多。目前,长三角市场的黄骨鱼销量和前段时间相比减少20%左右,今年黄骨鱼鱼价上涨,是必然趋势,在这个时候选择养殖黄骨鱼是一个极其明智的选择。
另外,沁优农业专家提醒养殖户要根据自己周边市场的情况来安排养殖计划,还要根据自己掌握的养殖技术水平情况来准备塘口和放苗密度,选择“黄优一号”优质的种苗,精细化管理,科学化养殖,才能取得更大的收益。
“黄优一号”黄骨鱼介绍:
“黄优一号”黄骨鱼是湖北沁优农业公司主推的新鱼种,由华中农大水产学院科研团队研发培育而成,选择父本瓦氏黄骨鱼与母本(本地精选)黄骨鱼繁殖出的后代“黄优1号”黄骨鱼,在基因表达检测上呈现出良好的杂交优势,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生长优势。
“黄优1号”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生长优势:摄食旺盛,生长速度提升30%(从寸苗到100克成品只需三个月)。
2、饲料高效利用、生长规格整齐:普通黄骨鱼大量能量和物质用于性腺生长 “黄优1号”无性腺生长的能量和物质的损失,且生长无性别差异。
3、体型优雅:规格统一
4、免疫力强:免疫球蛋白含量高(较普通黄骨鱼)红头、裂头等发病率低。
5、抗逆性强:耐运输、耐暂养、耐低氧。
6、养殖性好:生长快(一般3月左右即可上市)、抗病强、外形好、适合高密度养殖。
7、苗种均衡:主要生长季节4-9月,全年可供水花、寸苗或者大规格苗种。
8、市场欢迎:老少皆宜。
9、经济效益好:成本较低、市场前景好
10、潜力佳:黄骨鱼的优质性能仍在不断改善升级中
“黄优一号”黄骨鱼的养殖优势如下:
1、利用生长优势,实现分段养殖,将鱼苗、鱼种和食用鱼养殖分段养殖,一年多季;
一年养殖2-3季。
就华中地区而言,建议一年两季模式,种苗标粗至1000-1200尾/斤规格,按照2万尾/亩左右规格放塘,选用优质饲料,养殖三个月上市,做好配套种苗标粗工作,一年两造,亩年产量可达4000多斤,更适合5-10亩小塘口养殖。
为了充分结合环境容纳量和养殖数量,得到良性发展,分段养殖,让载鱼量长期在2000kg/亩左右,可兼顾载鱼量和投喂率(生长率)。
养殖问答
1、“黄优1号”能适应珠三角地区高密度投苗养殖的模式吗?
之前已经提到了,因为“黄优1号”生长快、摄食旺盛、抗病抗逆性强等种种优势,建议结合华中地区的地理环境,实施分段养殖,单季高产、一年多季。事实上,在珠三角地区,分段养殖依然是最佳选择,在养殖密度的选择上,虽然“黄优1号”的优质特性(抗病、抗逆性强)能够接受高密度的养殖模式,但建议还是采用适宜的密度养殖,结合环境容量以最大发挥“黄优1号”的优质特点。
2、“黄优1号”种苗能有多大产量?
由于其亲本需要经过选育,尤其是母本,需要经过三代选育,亲本数量有所限制,预计在2020年,“黄优1号”水花的数量10亿以上,
3、“黄优1号”的抗病能力如何?
裂头和烂身是多年来黄骨鱼养殖过程中最长出现的问题,其主要的病原体被认为是爱德华氏菌和嗜水气单胞菌,而“黄优1号”的抗病能力比普通黄骨鱼要强,发病率要低,在标准化养殖程序下,即在规范的操作下,“黄优1号”苗种的存活率可以达到85%-90%,而普通黄骨鱼的存活率只能达到20%-30%。养殖黄骨鱼,选择“黄优一号”,周期短,费用低,见效快(3-4个月上市),高密度、大规模养殖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