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环球网校:城市虹吸效应的“新人才”定义引领职业教育新风向)
导语:“李佳琦落户上海”,这个新闻如同他的直播带货一样火爆,当人间大喇叭不停喊着“oh my god买它”遇上落户这么严肃的事情,相信很多人的感受是违和、诧异,甚至还带着一丝酸味儿。为什么是他?凭什么是他?
对于年轻人来说,大城市这个词,总是带着诱惑、期待和希望。又是一年高考季,关于“留在家乡”和“漂在一线”的争论也随之卷土重来。近日,俞敏洪在直播中建议填报志愿一定要选择大城市的言论也引起了热议。其实这个问题在很多人看来,并不是“要不要去”的犹豫,而是“能不能留”的尴尬。
除了留下打拼的青春,这个城市还有什么属于你?
成功实现跃迁的一线城市新一代需要经历些什么?如果说工作是安身立命的基础,房子是安居乐业的港湾,那户口则是身份和福利的盖戳认证。“落户”即扎根,不仅可以享受到城市居民的所有福利,更是心理归属感的认同。
但是想要在一线城市扎根有多难?随着“十三五”规划纲要相继划定北上广深人口红线,常住人口的控制目标持续收紧是必然的趋势。基于此,未来五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人口增长空间分别为129.5万人、84.73万人、199.89万人、342.11万人。但是同时这些一线城市因其地域、交通、资源和文化的虹吸效应,还在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人口流入需求。想要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的年轻人,在外务工挣钱养家的劳动者、在家乡找不到合适工作机会的白领们……这显然是“冰火两重天”的境地,而最终能留下来的只有强者。
强者如何定义?时代的车轮淘汰的是固守思维的人
在落户难成为共识的同时,却发现恰恰有一些传统定义中“不入流”的从业者拿到了这个稀缺资源。无独有偶,在“带货一哥”李佳琦以特殊人才身份变身“新上海人”的同时,90后快递员李庆恒也凭借高层次人才条件扎根杭州。
在大众还纷纷停留于引进高精尖科技人才的认识上,都会生出这样一个疑问:最贵的是人才,可是人才到底怎么定义?其实城市对人才的选择,也在依据自身的发展方向和产业需求不断调整。新经济形态催生的是新岗位和新人才,不论是直播带货、还是快递小哥,都是新型战略产业升级趋势下的职业发展缩影,是保民生和保就业发展定位上的基层支撑。与时俱进的人才定义也必定会随时代和政策的洪流不断演化,此次李佳琦可以落户上海市崇明区,也与其产业升级的导向不无关系。
新兴产业方向助推职业教育发展新生态
近日,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在于2020年2月25日发布16个新职业后,又正式向社会发布一批新职业,包括:“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城市管理网格员”、“互联网营销师”、“信息安全测试员”、“区块链应用操作员”、“在线学习服务师”、“社群健康助理等岗位。
这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同时也面临着“用工荒”的人才缺乏窘境。“这些趋势仅仅是个开始,也是面向大学生群体职业教育的风口和机遇。”在这个赛道深耕多年的环球网校CEO伊贵业先生,再一次敏锐地觉察先机。
在供给侧改革进行结构性调整的当下,传统制造业、建筑业、房地产产业很难再继续支持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而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战略新兴产业则方兴未艾,成为助推未来发展的强力引擎。企业需要敏锐洞察,而个体更需要直面应对。
伊贵业先生认为环球网校的责任和价值正在于此。要紧跟社会前沿的需求趋势,力争打造更全的产品类别,培养更实用的社会性人才,让不懈努力的年轻人拥有广阔的舞台,为不断前进奔流的时代注入鲜活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