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纯米科技:像造车一样造厨电)
做锅很难吗?
出身摩托罗拉,又创业做智能家居的纯米科技CEO杨华,在进入厨电行业之前,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
后来杨华发现,做锅可能不难,但做一口好锅,一口漂亮、聪明、精致、耐用又很酷的锅却很难。尤其是他还想要把3C行业的工艺标准以及智能理念融入其中,从硬件、软件、内容多个层级对厨电来一场彻底的大改造,并把它完美嵌入到IoT的宏大系统里。
这个设想有多繁复庞杂?在GGV纪源资本对杨华的专访里,小鹏汽车客户体验官魏峥多次感叹:“(小鹏和纯米有)巨大共鸣。我们除了做的产品形态不一样,所有逻辑都是一样的。”
这种“共鸣”既表现在交互设计这样的细节,也表现在智能突破、用户运营、消费市场等核心策略上。
以做汽车的方式做厨电,以互联网的方式做用户运营,纯米科技处在几个战场的核心,取众家之长,用科技解决烹饪问题。
“天才少年”的创业路
最近华为以200万年薪招聘天才少年的消息刷了屏,优秀人才遇到求贤若渴的公司,总是会成就一段佳话。
杨华进入摩托罗拉时,也颇有点天才少年遇伯乐的意思。在摩托罗拉那场招聘里,怀揣着大学生挑战杯一等奖奖状和数个专利的杨华是五千分之三的其中之一。
“我在大学就已经有好几个专利了,那时候已经卖钱了。你今天看的3D电视收录放,我当时就已经把两个眼睛的摄像头,录像机、眼镜那一套都做出来了。我们有一门课叫《电视原理》,那本书我一晚上看完,第二天就跟老师讨论,能不能把手从电视里伸出来?”杨华说到这里眼睛放光,当时他陆续换了三辆摩托车,是学校里唯一一个骑摩托车的人。
那时摩托罗拉风头盖过诺基亚,是手机行业的大哥。在那里,杨华的工作主要是硬件产品的研发。入职第8个月,他就被授予公司特殊贡献工程师奖章。
2003年,杨华离开摩托罗拉,“希望做一些技术与应用相结合的事情”。他带着新组建的团队研发出当时国内最好的智能系统,但“当时的产品只卖给富人,卖到中东那些王子家里。直到2013年,这个市场都是被极度富有的人定制的市场。我们给他们做科技含量最高的墙上开关,一个开关可能卖到5000块钱到8000块钱。”
但这不是杨华真正想做的事。直到小米联合创始人刘德找到他,两个人从接机开始,一直聊到第二天早上5点。杨华找到新的目标,决定公司改名“纯米”,加入小米生态链,做IoT。
现在看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如同手机行业由功能机向智能机迈进,以及传统汽车向互联网汽车迈进的历程一样,以此为始,中国电饭煲的互联网化进程开始加速。
好产品就像梦中情人
纯米刚开始做电饭煲的那几年,正是国人远赴日本背电饭煲最热情的时候。
杨华后来发现,那时候中国电饭煲和日本差了将近2代,2014年中国IH电饭煲占比才15%,更不用说压力IH电饭煲了。
正是在这时,杨华清晰地认识到,做“锅”也是有壁垒的。与手机不同,小家电今天最高端的还是虎牌、象印等日本品牌,因为日本不教中国人怎么去设计和制造电饭煲,中国的工程师只能效仿他们做出那个样子。
再加上产品研发周期长、成本高,所以售价也相对高,“售价到了1000块钱以上,大家考虑的就不是国产电饭煲了。”杨华道出了当时的现实。
在这种情况下,他带团队多次赴日,以极大的诚意打动了日本压力IH电饭煲之父内藤毅,请他出任纯米电饭煲的结构负责人,又埋头两年,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2016年,定价999元的米家压力IH电饭煲一经上线就立刻售罄,一炮而红。
杨华称其为“梦中情人一样的产品”。魏峥显然很有共鸣:“好产品就像梦中情人是什么体验?是你第一次碰到就有很大的熟悉感,你无法定义,但一直在找,当你碰到它那刻,你就知道,这是我的。”
是的,当时拿到米家压力IH电饭煲的用户,就是这样的感觉。
和日本上万元的四代饭煲相比,这款不到千元的国产饭煲在颜值、工艺和性能上都毫不逊色,除此之外,它还有日本饭煲无法比拟的优势——互联网基因。
“我们加入互联网基因,买回来大米扫一下,就可以根据大米的不同产地,不同特性,从云端下载温度曲线到电饭煲上。我们甚至可以根据联网地的经纬坐标换算出当地的海拔高度,再从海拔高度换算出水的沸点温度,结合温度曲线进行二次补偿。所以我们是非常精准的一个煮米饭的神器。”杨华说,后来一些比较好的饭馆,比如日料馆,开始买纯米的电饭煲,并且摆到前台,证明他们用的是4代IH电饭煲。
后来,纯米又陆续出了很多爆款产品,包括化方为圆,在各种综艺、电视剧、短视频中霸屏的米家电磁炉;让单身一族爱不释手的1.6L小饭煲;内嵌1080P高清摄像头的拍照烤箱等等。这些产品几乎包揽了各项世界级设计大奖。
很多用户并不知道,他们遇到的“梦中情人”其实暗藏了更多超越期待的惊喜。比如TOKIT智能电烤箱中内置的高清摄像头,“从技术上来说,相当于温差300度,跟月球车的技术差不多。月球车也是温差300度,还得能拍出照片。1080P的视频直接传到云端,在云端进行数据压缩到15秒,也是蛮复杂的。”
想想你在厨房就可以享受月球车同级别的科技体验,是不是生活又酷了一点。而这只是纯米在产品上给用户的诸多惊喜之一。
未来厨房想象力
自动驾驶、未来感车身、全息操控……很多人曾经想象过未来汽车是什么样子,那么你是否想象过未来厨房是什么样子呢?
如果烤箱内置摄像头只是第一步,那终极形态是全自动厨房机器人?无人操控?智能联通?
喜欢一步步将浪漫的理想变成现实的杨华,第一个目标是系统性地降低大家成为五星级大厨的门槛,让这件事在家也可以完成。
“一顿特别美味可口的饭菜放在你面前,它得有三个基本的条件。第一,你要有非常好的大厨来管火候;第二你要有好的厨房设备,比如说五星级的后厨,火得足够大;第三就是好的食材,这三样东西缺一不可。我们现在完成了大厨和火力,又完成了一个好的器材。未来可能纯米还要做好的食材,如果这三样都完整了,那五星级大厨的东西你在家里也可以做出来。”
七年来,纯米正是沿着这条路前进的。旗下四个品牌,超100款SKU匹配3000多条煮米温度曲线再加上云端的海量智能食谱,为用户下厨房提供了一个相对完整的闭环链条。
这一切有一个核心,就是围绕“人”来设计。或者说,厨房的未来,纯米将和用户一起构建。
一个简单的例子,纯米的大部分产品都将“社交”放在了体验的重要位置,“这个创意来自于电饭煲的粉丝运营。”杨华介绍,纯米的厨电除了提供好口感的东西,还给用户提供了一个交朋友的平台。“我们发现在家里默默无闻做饭的这些人,没有平台让他们分享,所以我们给他们搭这个平台。我们时常举办线下活动,后来发现分享能让大家有荣耀感,比如这款拍照烤箱的设计,就是一定要让他能转发朋友圈。”
“你吃过就知道。”纯米的用户在向其他人推荐自己用的产品时,常常将这句话挂在嘴边。
所以,“所以我们的产品没打什么广告,全是靠用户自己传播的。”杨华说。
这种强用户中心的互联网思维以前是3C、汽车等行业才会认真践行的,因为无论是手机还是汽车,都在生活中扮演着很重的戏份,而厨电在以往不过是一日三餐的工具。
纯米扭转了这一点。
从第一款产品诞生起,纯米就始终保持着和用户直接而紧密的联系,利用社群、APP、线下活动等,和用户不断产生连接,永远超越期待地满足用户需求,从而在“客厅、厨房双中心”的家庭生活时代即将到来之际占据了先发优势。
在杨华看来,传统家电不管是几级几代,统称为前浪,而纯米属于后浪。
如今,在后浪的推动之下,小家电行业也逐步迎来“新常态”,成为和汽车、3C一样立在潮头的行业。
在家电圈,纯米的形象是一个可靠的、踏踏实实做产品的公司,同时有非常强的创意。杨华表示,“纯米确实是这样一家公司。至于后浪怎么迭代前浪,这得耗时间,纯米是要做百年企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