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学生志愿者积极参与新冠疫情捐赠数据分析项目)
新冠疫情下,全国的企业和爱心人士都踊跃的捐款,根据易善数据的统计,截止到2020年6月,全国共有7万多家企业向8000多家公益捐款,累计捐赠超过390亿元。在如此多的捐赠产生的时候,如何收集捐赠数据,并进行有效的分析,从而更好的监督善款的使用情况,成为了公益行业的一个重大议题。易善数据作为第三方公益数据平台,发起了疫情捐赠数据分析项目。招募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和中学生志愿者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工作,来自全国各地的两百多位同学参加了这个志愿者项目。来自武汉二中的李志祥和来自广州大学附中的刘浩诚等同学作为其中的优秀代表,参与了数据分析的工作。 由于各个公益机构披露捐赠数据的格式都不一样,数据是由志愿者同学们从网页上一条一条粘贴下来的。面对几万条的捐赠数据,同学们进行了清洗、整理,然后补充了很多企业的背景信息。李志祥和刘浩诚以前都没有使用过EXCEL的”数据透视表“等功能,但是在项目中他们边学边用,对企业捐赠数据进行了多个维度的分析。并制作了分析简报。 在分析数据的过程中,他们发现,虽然大企业的捐款总额往往更多,经济发达地区的捐款总额也会更多,但是,如果考虑到不同企业的经营规模和各个地区的经济总量,其实很多小企业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捐款比例反而更高,因此,他们提出了“乐捐指数”指数这个概念,企业乐捐指数=捐款总额/营业额,地区乐捐指数=捐款总额/GDP,从乐捐指数来看,有很多中小企业和欠发达省份,其实捐款比例更高,更应该受到大家的感谢,而在常见的各种捐款统计和排行中,他们往往会被忽略。 易善数据的数据专家韩红雨表示:“同学们虽然之前并没有数据采集和分析的经验,但是在项目过程中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和很强的学习能力。在数据搜集阶段,他们每天挑灯夜战,完成了很多枯燥的重复性工作,及时的搜集了大量的数据。在数据分析阶段,刘浩成、李志祥等同学也一边学一边做,出色的完成了分析任务,而且有意思的是,中学生的视角是比较独特的,他们通过对问题本质的思考,提出了有趣的“乐捐指数”这个概念,这对我们的工作非常有启发。” 图:两位同学完成的数据分析简报封底 在谈到参加这个项目的感受时,刘浩诚说:“看到了中国中小企业体现出了很高的社会责任感,相对于大企业,他们诠释了‘倾囊相助’这个成语的意思,但是他们在各种新闻和排行榜中却往往受到忽视,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感谢这样的企业。”李志翔同学表示:“作为一个武汉人,在各种新闻报道中也知道全国各地的企业、爱心人士在疫情之下积极的为武汉,为湖北捐款捐物,但是参加了数据分析工作以后,看到了一个一个真实的企业名称,一条一条捐赠数据,才更真切的感受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含义,很高兴我也能在这中间做点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