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乱云润生第一百九十六回
乱云润生 第三十章
远古沧桑雍阳溯首
滿旗赤子窘居渠阳
第一百九十六回
上一回叙述:由于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洋寇瓜分神州,清廷软弱腐败,百姓民不聊生,神州陷入暗无天日状态中;赤辅铭一家被迫逃难流亡至下伍旗;
为了生存兴家,转年清明之后,赤辅铭便让两个大儿子外出打工,而他自己则前往沽海去寻找挣钱事由。与此同时,其妻主动在家纺线维持生计,最小那三儿子、八岁小绍宗也在至亲提携帮助下,进入私塾学习。
小绍宗上吳博瀚老师的私塾学堂,一晃半月有余,最初几次,见到愽瀚老师不免走嘴仍称大伯,愽瀚老师立马变脸,拿起诫尺即令小绍宗张开小手,啪啪打几下,瞬间火辣辣生疼,並说:叫你没记性,老师是传授知识之人,在学堂中是最正确尊称,记住喽!在课堂中必须这么叫,称呼别的不中,叫先生也不行,为何?先生一词泛用,通俗是对长者的尊称,延伸五花八门:对大夫、会计、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皆称先生。
小绍宗印象中,愽瀚老师成天端着个大烟枪,吧嗒吧嗒吸着,上课讲不了三五句,便烟瘾发作停顿讲书,抽上几口,烟瘾特大。
近百年,洋寇倾销鸦片到神州,酿成空前灾难,清朝鸦片泛滥之推手就是慈禧,她御旨将鸦片合法化,並向鸦片征税,愈演愈烈。
早在公元前139年,张骞出使西域时就已带回鸦片,一直流传在上流社会乃至皇室才能使用。唐代公元667年后,明确记载着鸦片进口记录。北宋《开宝本草》一书,正式命名这种植物为罂粟,至明清时期,荷兰人通过台湾,便将大量鸦片和烟斗传入中国。这彻底打开了潘多拉魔盒,虽然当时清廷曾严禁百姓吸食贩卖鸦片,但近年昏庸清廷,以及为暴利大肆倾销的西方洋寇,至使鸦片在神州泛滥成灾。眼下私塾课堂中老师端烟枪普遍,无怪乎小绍宗看个滿眼印象深刻。
博瀚老师让绍宗背诵首篇文是《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这六个字。他用手指着“人之初,性本善”,一个字一个字朗诵给绍宗听,而后让小绍宗反复重读,直到对每个字能认识会书写及背诵为止,并在绍宗所“正”过那书眉上竖贴一块用大红纸剪成的长条小红贴,以示当天“正书”学过标记。博瀚老师称这小红贴叫“号页”。
转天上课,博瀚老师让小绍宗重新背诵前一天所教课文给他听,边听边拿一个牛角梳慢条斯理梳着他那银白色长胡须,在绍宗背过课文老师滿意后,便另为绍宗正新书了。
正“新书”是私塾课堂教学主要内容,背诵课文认识文字会写懂得意思是教授学童目的。三天加深记忆背诵,老师称“三日温”,至第四天便再正“新书”。但“三日温”仍背不出原先课文时,学童就要挨老师“戒尺”惩罚了。
这几天来,在博瀚老师私塾课堂上课的十多名学童,围坐于排排长桌上,一起摇头晃脑以清脆嗓音齐声背诵着:“人之初,性本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弟子规,圣人訓 ”等等……
教法多为先教学童熟读背诵,而后由老师逐句讲解。除读书背诵外便开始习字,从老师扶手润字启,先描红、再写映本进而临帖。学童粗解字义后,逐渐教以作对,作诗。
而溯源历史更是一门承前启后、薪火相传必修课程,博瀚老师做为清廷现雍阳县志篡修主执成员,在当下洋寇侵华惨遭蹂躏,国难当头风雨飘摇危难时刻,提前向刚能听懂接受知识的幼童们,灌输他们铭记成长的这块土地,异常重要,极为迫切:
初夏一天,博瀚老师召集四邻八乡七个私塾学堂八十多名小学童在府上听他溯源历史,四十多平方课堂挤的满滿当当,据说家居涵盖雍阳各村镇,博瀚老师愈全面讲述;
博瀚老师与其它老师今天对这堂课非常重视,从雍阳各个乡镇历史溯源,引经据典,绘声绘色,幼童们聆听身临其境津津有味;
博瀚老师站在课桌前声情并茂开始讲叙;
咱们大家所生活的雍阳,溯源历史可了不得!是华夏最古老的县城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这就有人扎根生活、放牧,公元前106年,汉武帝把全国分十三个州,咱这称为泉州,始立为县,这是文献记载最早的建置县,至今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
有几个学童家在杨村,先溯源杨村吧,民间留传多种说法:有说是因杨姓首先在此定居;有说是杨六郎以前曾在此屯兵;有说是因当地汉民为宋军报信“扬旗为号”;有说是因为运河上的漕船,遇风浪就要“扬帆过村”等等。县志记载:秦汉时期始设泉州、雍奴二县;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撤销泉州县,并入雍奴县;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更名为武清,取“武功廓清之意”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杨村人口开始剧增,因河流从村村穿过,所以河东叫“东杨村”,河西称“西杨村”。现在杨村是雍阳的中心,京沽走廊要冲,兵家用武之地。
隋炀帝征高丽,清军与义和团保家卫国抗击洋寇,例来众多战事都在这块土地发生。
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杨村清真北寺,是保存完整的古代建筑群,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清真古寺。里边有清代乾隆皇帝赠“至诚无息”匾额,道光皇帝赠“至公至善”匾额,同治“至慈至公”匾额等。
紫竹禅林寺坐落于河西务镇孝力村,建于清,相传原是尼姑庵,因住持方丈为皇室治病有功,皇帝特命拨款重修庙舍,并御笔亲题“敕赐慈航禅林”匾额一块,盛极一时。
位于高村乡兰城村东,有鲜于璜陵墓;鲜于璜,字伯谦,东汉建武二十年,公元44年,生于渔阳郡雍奴县,举孝廉出身,公元107年迁雁门郡太守,公元125年卒。这儿有他保存最为完整的东汉石碑以及陵墓。
大碱厂镇的云海寺,原为老爷庙,始建于清顺治年间,前后两殿,前殿供奉关二爷,后殿供奉观世音。这些地方的学童都知道。
崔黄口镇位于雍阳东北部,跟渠阳接壤。崔黄口镇建于元朝,1280年以前。
因地近辽运河,为祈求安顺,取名吹风口,后讹传为崔黄口;另说以崔姓、黄姓而得名。圆通寺位崔黄口,是原观音寺基础上异址重建的尼众道场,有大雄宝殿、天王殿、观音阁、藏经楼等。
清朝中期,雍阳县的衙门就在崔黄口,康熙皇帝也曾来过这里,所以那时候的崔黄口就已经商贾云集,十分繁荣了。这有崔黄口学童吧几,请举手?几名学童举起了小手。
报成寺名“敕建报成寺”,又名西大寺、八郎爷庙,位于麻绳庄村北,相传为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璁“舍身庙”,是雍阳最大的寺庙。
泉州县古城遗址位于雍阳城上村村北,泉州县始设于西汉初年,隶属渔阳郡,北魏时期撤销并入雍奴县,是沽海地区最早的行政建制,比沽海卫建卫,要早一千六百余年啊!
蔡村镇,建于宋辽对峙时期,由蔡姓人建村,元朝统一中国后开通了京杭大运河,将河段裁直,由香河县孙家务开到河西务,直穿蔡村、杨村的北运河直至沽海的三岔口。蔡村自此被分成了南蔡村与北蔡村。
大良镇东北部有一座明代古塔,塔上门额刻有“隋唐古物”字迹,还有遗留残损的“石赑屃”。古塔东面有一口井,称作大寺井,大良镇大南街还有有一口井,此是大良镇最有名的两座水井,因为这两口井的井水都很甜,所以有大良“人义水甜“一说。
梅厂镇,7000年前就已出现人流聚落,经历两次海侵后,至元代才又形成村落,由梅姓立村,得名梅厂,清同治年间立集必须先设镇,就是这时候,梅厂村立为梅厂镇。梅厂有三宝为:铁钟、杨树、大石桥,
河西务起源于汉魏,崛起于元初,在元明清三代,一直是朝廷执掌,君王瞩目的地方,历朝历代都在这设官置府,这个临河小镇也是沽海历史上重要的漕运咽喉、水陆驿站所在。虽然是仅个镇,但曾经的河西务的行政地位丝毫不逊于州县,早在明朝急有"京东第一镇"之称。史料中也可以找到很多有对河西务的记述。这的油炸咯吱盒很有名,吃过吗?吃过!小学童答中发出爽朗笑声。
学童中有是城关镇龙台村的,这吴姓较多,雍阳城关镇明代修建,乾隆三十年,1766年重修雍阳城,确是刘墉,重修后的雍阳县城设置三门,东曰溯涧,西曰景岗,南曰定澄,三门各建城楼,北侧无门,建镇雍楼。宋辽时期,萧太后为应付战争需要,曾在雍阳一带设立骑兵部队,并设置马圈,后来因有移民定居此地,故此得名“马圈”。
黄花店镇位于雍阳西南部,辽代曾建有省抑宫,是皇帝惩罚嫔妃冷宫,曾经住过好几位位皇后,所以最初叫原称皇后店,黄花店是由谐音演化而来,老人们还会叫皇后店。这还有一座玉皇阁,最历史悠久古道教建筑。
石各庄地名由来并不是因庄头姓石,而是明初大移民时,先后有十户迁此定居成村,所以最初叫十家庄,而在民间,有的方“家”被读成了“ga”音,与“各”(ge)音相近,所以乾隆年之后逐渐演变为石家庄、石各庄。
王庆坨历史久远;第一种说法是宋辽时期,汉人从白河东岸、北岸南迁,其中以王姓居多,人们都集中居住在高坡土堆之上,故名王家坨,后演变为王庆坨;
第二种说法是燕王扫北从江南迁来众多大户、富户,百姓为效忠燕王朱棣,庆贺北迁,住户们自称王庆庄,而此地位于三角淀,人们都居住在土坨高地,渐渐演变成王庆坨;第三种说法是以前这地方叫王清坨,谐音“亡清”,雍正年当地的百姓畏惧朝廷怕受株连,便将王清坨改为主庆坨了。
汊沽港于永乐元年立村,比沽海卫还大一岁了,最开始村名叫“里二甲”,后来为了纪念孝女茶花,改叫茶姑村,之后因地处河汊,根据谐音改成为汊沽港了。
河北屯镇一带的人类活动史久远,在河北屯村的西北,曾经发现过燕国刀币,证明至少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聚落,使用货币了。宋辽时期,运河流经这里,元代由军屯立村,因为位于运粮河北,所以叫河北屯。
金朝时期,金章宗完颜璟曾乘船沿河巡视,查看制盐和渔业,回京时在这地方登高台上马,所以得名上马台。渠阳还有个歇马台村,相传也是金章宗在那驻跸得名歇马。
大王古庄,汉代就已经出现聚落,隋末唐初由王姓立村,村民为了自保,把村防设施建的非常坚固,所以叫王固庄。明初部分居民迁出成立小王古庄,原村就叫大王古庄了。
曹子里在辽金就有人流活动,这曾出土过金代陶器,至明永乐,一曹姓移民落户于此,此人士儒出身,在当地设馆教书,村民都喊他曹老夫子,称村为曹子村。到清代演化为曹子里,还分成了前曹子里、后曹子里。
《雍阳地名志》载,明永乐年间,江南移民黄姓来此定居,初搭窝铺居住,得名黄家窝铺。明末村里部分居民迁往东南一公里处另立新村,起名为小黄铺,对应有大黄铺,
白古屯村,汉代出现聚落,唐代屯田成村,开始称为田村,并建有田村塔。金代白姓潜入,改成白家屯,之后演化为白古屯。
说到咱地处的下伍旗了,这得名于清朝初年,满族旗人始在这里圈地。史载,从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进入山海关定都北京起,到顺治三年1646年,关外东北南部数十万满旗军民,除部分留守外,几乎全部迁入中原。为安置滿旗移民,清廷进行了大规模圈占土地活动。朝廷下令:凡近京各州县民,无主荒地及明朝皇亲、驸马、公、侯、伯、太监等,死于战乱者,无主地甚多,所以是滿旗至亲从关外长居京畿栖散之地。
据《清史》载,明洪武和永乐年间向京师移民分布一百余县(州),按移民人数排序雍阳列第十二位。而事实上,由于属京畿大县,漕运经济、码头经济带动运河两岸村庄崛起,又地处京沽内域,经济繁荣发展,所以明、清两代还有大批山东、江浙等地移民,或沿运河或赶陆路纷纷落户雍阳。
我们居住的雍阳“水甘土厚,人杰技艺,秀者读书,次则骑射,耐劳苦”“幽并之地,其人沉鸷多才力,重许可”“风俗朴茂,蹈礼义而服声名”“幽燕之地 ,自古多豪杰”“人性慷慨,风俗朴茂,农勤稼穑,士务诗书”。
雍阳传统:“尊师重教,素为境内风尚”。自明嘉靖年始,境内即有官办、民办或民办官助的“县学”“社学”“义学”“书院”“私塾”等多处。坐落于今日城关孔庙的县学为朝廷所重,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曾先后为武清县学颁发御书“万世师表”“生民未有”“与天地参”匾额,高高悬挂于大成殿正厅之上。明清两代武清共考取进士58人、举人195人、副榜16人、贡生201人,共470人。雍阳人杰地灵,是一张璀璨夺目名片。
博瀚老师半日讲述,感情真挚,饶有趣味,学童听的津津有味,进而对家乡深感自豪。
(待续)
读者若喜欢,请关注、点赞、交流,就是支持鼓励,往后耐心看,越发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