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昌邑市龙池镇认真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锚定“走在前、开新局”,把龙池化工园区扩容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以“创新提升年”为契机,突出“实、快、全、高”标准要求,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创新提升,全力以赴将龙池建设成为效率最高、服务最优,企业愿意来、留得住、能发展好的投资高地、成本洼地、营商胜地,奋力打造亲清政商关系“样板乡镇”,为全面建设新时代现代化新昌邑提供坚强保障。
抓园区提档升级,全力保障项目建设
坚持项目建设与产业园建设协调推进,对园区双回路电、消防、污水固废处理、智慧化水平等方面进行提升。实施园区北扩一期工程,调储土地1900亩,不断完善园区的道路交通、供水供电、排水排污、美化绿化等配套设施,修建园区道路9条13公里,对通往园区外围道路新沙路、杨瓦路加强养护维修提升,打造高标准特勤消防站,铺设日供水2万立方米管线,建设220千伏变电站一座,目前危化品停车场已验收、园区新落户企业供电配套设施7月份完工。建设新盛热能项目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搭建智慧园区平台,实施封闭式管理,开展精准贴心服务,不断提升园区规范化管理水平,着力打造诗情画意般的龙池化工产业园。
抓高质量双招双引,全力做大优质企业
用好省级化工产业园这块金字招牌,提高招引企业、招引项目入园标准,聘请第三方化工专家,对项目进行多次审核,坚持“外引内培”双向发力,聚焦500强、百亿元大项目,组织企业到上海、大连进行精准招商,上半年完成到位资金20.2亿元。全方位保姆式服务项目建设,建立重点项目调度工作机制,清单式管理,台账式督促,压茬式推进,动态式调整,将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手续细化到周、细化到相关审批部门,建立周填报、月调度的管理机制,精准有效落实要素保障,全力推动项目提速增效。以项目为载体引进人才、培养人才, 组织园区企业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及盘锦产业技术研究院、潍坊氢能研究院、潍坊环境工程学院对接“政产学研用”事宜,上半年柔性引入10余位科技领军人才和国内外专家,共引进外专2人,青年人才800余名,高端人才(院士)7人,海外留学人员9名。目前共储备项目48个,总投资近350亿元,投资过10亿元项目5个,2022年入选市级重大重点项目共17个,三力本诺高性能树脂及专用催化剂项目、年产1万吨生物基新材料2个项目被列入省重点项目库。
抓服务纾难解困,全力破除发展障碍
服务企业发展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龙池镇主动把走访企业过程发现问题的解决任务“扛在肩上”,为全面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帮助解决企业在用工、融资等方面难题,全镇25名服务企业专员主动上门服务,全程跟踪服务,深入企业收集人才用工、能源消耗、审批服务、土地指标等方面的困难问题120余条,多渠道帮助协调解决。重点培育扶持牛街及龙乡客栈等制作的特色产品,开发“快餐式”特色美食,探索预制菜、推广即食小包装熟食,不断延伸拓展种植业产业链,提高产业附加值。积极开展企业电商直播培训,帮助企业解决电商直播知识匮乏、拓展网络营销渠道难的问题,切实提高企业开展电商业务的水平。帮助山东海能化学有限公司在东利渔村流转土地8000余亩,先后组织召开土地政策协调会、银企对接会和中国合成树脂协会特种工程塑料分会成立大会暨十四五期间我国特种工程塑料发展战略研讨会,着力打通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卡点”“难点”和“堵点”,为园区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抓安环压实底线,统筹经济生态双提升
全面落实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制度,将危险化学品重大安全风险防控任务明确落实到人。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大体检”“大演习”活动,重点围绕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八抓20项创新举措”要求和安全生产警示案例,督促落实好“大学习、大培训、大考试”常态化学习、开工第一课和“昌邑云安”平台使用,组织辖区餐饮行业消防安全从业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对“小餐饮”行业开展消防安全警示教育。用好智慧化监控平台,对现有视频监控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实现所有重大危险源及园区重点部位24小时全程监控,充分发挥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系统作用,发现问题第一时间预警,全力保障辖区安全环保形势稳定,有序有力有效推进“双碳”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下步,“邑心为企”服务企业活动作为检验政治站位、工作能力的重要载体,用活用好领导分包、协调联动、督促督办、考评奖惩等工作机制,实实在在为企业解难题、破瓶颈、办实事,共同营造尊商重商亲商爱商、风清气正和谐高效的良好政商环境,以高质量的服务助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强保障,为推动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扛起龙池担当。
(李东)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