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读玛格丽特杜拉斯的作品,当然是她最具代表性的《情人》。
实话实说。想读它,是因为“李蕾讲经典”的作品分享。更准确地说,是想近距离感受一下这个有着“最不在意读者感受”的作者到底是怎样写小说的。也想看看这本在作者七十岁时才创作出来的,获得了1984年法国的龚古尔文学奖的,且被拍成同名电影,一炮而红、经久不衰的小说到底长什么样。全本只有6.1万字,几乎可以说是薄薄的一个故事了。但是!我读得很慢,甚至几乎没能找到阅读的乐趣。如果不是因为之前了解过它的故事走向,我几乎要迷失在这本书里了。
当然,我十分肯定,是自己阅读水平有限的问题。传统的写作手法在这本书里,在杜拉斯手里是根本不相关的。从头至尾,我感觉文章都在跳来跳去。它并非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展开描写,而且加入了大量的与当下情节无关的叙述,像是自言自语。
整篇文章是以回忆为线索,毫无掩饰地将十五岁的贫穷白人女孩和二十六七岁的中国富家子弟的纠缠的爱欲层层铺开,将无望、绝望融进真爱,深刻揭露出当时殖民地生活的现实的暗影。
这本书更应该称为回忆录。在媒体采访杜拉斯,及后续将其搬上荧幕的导演和作者沟通细节时,她都大胆承认了书中的女主和男主其实就是自己和她当时的情人李云泰,且在电影中展现出来的场景,在当年也确有其地。那么,书中的情节,我也有理由相信,——是真的。
《情人》讲述了1929年,在法属殖民地越南,一个生长于父亲早逝,母亲投资失败,两个哥哥性格古怪,生活贫困潦倒的,美丽可爱的白人女孩——“我”,在一艘常规的渡河船上遇见了来自中国的本地富家公子李云泰。
常年遭受长兄欺负排挤,母亲冷眼,学校忽视的“我”,突然间接收到一位陌生人的无微不至的关爱。这份爱将“我”从冰窟中拯救出来,将温度带到人间。
“我”忘乎所以地与他相爱,“我”们并不惧怕分离。因为这段感情注定无疾而终——开始的那天就注定结束。
因为“我”的家庭无论如何都不会接纳一个黄皮肤的中国人,就算是金钱也不可能让他的身份如我们一样高贵。但是,“我”的母亲和哥哥们却不曾想过——对于他那样的家庭,又怎么可能接纳一个像“我”这样被人不齿的女孩呢?
“我”们如胶似漆,同时也谨慎承诺。直到回法国的轮船将我们永远分开了。“我”以为这场相遇就是逢场作戏,但,在淌着月光的钢琴曲里,“我”的心被一层层撕裂。领悟来自刻骨的痛,原来,——“我”一直真的爱他。
文中有许多非常经典的描写,这里必须记录一下: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她上了黑色的小汽车。车门关上。恍惚间,一种悲戚之感,一种倦怠无力突然出现,河面上光色也暗了下来,光线稍稍有点发暗。还略略有一种听不到声音的感觉,还有一片雾气正在弥漫开来。
外面,白日已尽。从外面的种种声响,行人越来越多,越来越杂沓,可以听得出来。这是一个寻欢作乐的城市,入夜以后,更要趋向高潮。现在,夕阳西下,黑夜已经开始了。
这床与那城市,只隔着这透光的百叶窗,这布窗帘。没有什么坚固的物质材料把我们同他人隔开。他们不知道我们的存在。我们,我们可以察觉他们的什么东西,他们发出的声音,全部声响,全部活动,就像一声汽笛长鸣,声嘶力竭的悲哀的喧嚣,但是没有回应。
房间里有焦糖的气味侵入,还有炒花生的香味,中国菜汤的气味,烤肉的香味,各种绿草的气息,茉莉的芳香,飞尘的气息,乳香的气味,烧炭发出的气味,这里炭火是装在篮子里的,炭火装在篮中沿街叫卖,所以城市的气味就是丛莽、森林中偏僻村庄发出的气息。
城市的声音近在咫尺,是这样近,在百叶窗木条上的摩擦声都听得清。声音听起来就仿佛是他们从房间里穿行过去似的。我在这声音、声音流动之中爱抚着他的肉体。大海汇集成为无限,远远退去,又急急卷回,如此往复不已。
类似的段落还有许多。我读到了作者在家庭的无尽隐忍和与情人间的毫无保留,在周围嘈杂纷乱的市井气和两人耳鬓厮磨的无人之境,在被周围所有人唾弃、利用和情人给予的无限的关注和爱中反复浮沉着。
杜拉斯在这本书中的描写非常大胆露骨,但这也成为其独立张扬的个性和风格。她对爱、情、欲、痛、乐的毫不掩饰的真性情也将书中“我”这个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也许,合上这本书时,关于阅读它给我带来的愉悦感已经消失了,但这个十五岁的女孩却已经悄然住进了我心里。
她身上那条被母亲穿旧了的连衣裙,那顶大减价时买回来的男士帽和镶着金边的打折高跟鞋,她站在船舷上的孤独的身影,都已深深地,深深地,留在了我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