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历来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重要成员,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
“天山雪松根连根,各族人民心连心。”日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北京以“新疆的民族团结故事”为主题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新疆各族群众代表通过视频连线方式与大家交流,分享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图为发布会现场。韩海丹/摄
爱把我们变成了一家人
讲述人:塔城市杜别克街道公园社区居民马连花
▲马连花的多民族大家庭。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郑卓摄
我们家有62口人,共有7个民族,都是经自由恋爱组成的家庭。对待子女的婚姻,我们的父母一直都是尊重且包容,只要孩子们愿意,父母就支持。
我是回族,我的大弟媳是哈萨克族,当时家庭并不富裕,父母为他们办了简单而热闹的婚礼。大弟媳一进门,哈萨克族风干肉、那仁就“俘获”了全家人。后来,随着兄弟姐妹们相继成家,家里的民族成分也越来越多。大姐马金花的丈夫是俄罗斯族,二弟马金勇娶的媳妇是汉族,四弟马金峰娶的媳妇是维吾尔族……
我母亲在世的时候,常叮嘱我们,一大家子人要想过得幸福,就要替别人多想一点。这也是我们的家风,每个人都在替他人考虑,互帮互助,一起把日子过好。
我们家最甜蜜的“苦恼”就是过节了。从春天到冬天,有过不完的节日。诺鲁孜节、古尔邦节、春节、中秋节……几乎每个月都有。只要过节,家里的美食数都数不过来。我们经常开玩笑说,新疆的美食在我们的餐桌上都有了。馓子、油香、列巴、那仁、风干肉、抓饭、烤肉……满满当当得摆好几张桌子。家庭晚会就像文艺汇演一样,冬不拉、手风琴弹起来,你一首《掀起你的盖头来》,他一首《黑走马》,跳起麦西来甫、踢踏舞,欢乐的气氛经常让邻居都忍不住加入了。
在塔城,像我们这样的家庭太多了。爱把我们变成了一家人,我们也相信,子女会把这份爱继续传递下去。
兄弟齐心啥都能干成
讲述人:库车市齐满镇甬库团结村村民艾合买提·格力
▲艾合买提·格力(左)介绍致富故事。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郑卓摄
我们村有维吾尔族、汉族,邻里之间相互帮助,就像一家人一样。民族团结是我们村的光荣传统,就像老人们经常叮嘱我们的话一样:兄弟齐心啥都能干成;兄弟不一条心,馕都吃不到嘴里。
小时候,我父亲去世早,家里十分困难。邻居孙成忠常常把我和姐姐当成他自己的孩子一样,管我们吃饭,给我们买新衣服。时间长了,我们都管他叫“孙爸爸”。1995年,我要结婚,可是家里拿不出钱,孙爸爸二话不说就给我5000元,并且还给我买了一辆拖拉机。
现在我都49岁了,孙爸爸还是把我当成小孩子一样“唠叨”,“不要养成酗酒的坏习惯,要勤快地干活”。就连我种麦子、棉花,什么时候该播种、什么时候该打尖,他也总是不厌其烦地替我着想。
2008年,正值春播农忙时节,孙爸爸骑摩托车不小心摔断了腿。我知道后放下手里的活,立刻赶到医院。我想留下来照顾他,可孙爸爸不同意,说:“春播没种好,这一年就算白搭了。”我说:“今年的地荒了没关系,明年可以再种,但如果您的腿不好好治疗,那就坏了,再也治不好了。”就这样我一直在医院照顾,直到他能自己下床活动,我才依依不舍地回家。
我们的村子原来叫莫玛铁热克村,维吾尔语是“一棵树”的意思。这些年在浙江省宁波市的帮助下,我们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村、幸福村。为纪念宁波和库车两地的友谊,我们把村名改成了“甬库团结村”。“甬”是宁波的简称,“库”自然就是我们库车市了。
如果你问我,民族团结是什么样的?我会告诉你,汉族、维吾尔族都是一样的,就像是一个爹娘的孩子。我们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大家庭,各民族就是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一家人,我们共同努力建设美好的家园、创造美好的生活。
我们俩的关系像烤肉和拉面一样分不开
讲述人:昌吉市金城餐厅负责人梁强
▲梁强(左)和买买提江(右)。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郑卓摄
我叫梁强,今年40岁,是昌吉市的一名个体工商户。2005年我从甘肃来到昌吉,和当地朋友买买提江在同一家牛肉面馆打工。我拉面,他烤肉,老板说我们俩是店里的定盘星。我觉得我们俩的关系,就像新疆的烤肉和拉面一样分不开。
刚来昌吉人生地不熟,除了上班,就是回宿舍睡觉。买买提江来了一个多月后,有一天下班早,他叫我出去吃饭。他带我来到昌吉有名的艾尼烤肉店。我们两个人一边吃,一边聊,越聊话越多,感觉特别投脾气。
2010年5月,牛肉面馆的原老板要将店转手。在买买提江的支持下,我将店盘了下来。为了节省钱装修,买买提江和我天天在店里给装修师傅当小工。好不容易新店开张了,我却没钱雇员工。买买提江就在前堂,一边盯着槽子上的烤肉,一边招呼客人、倒茶端饭,闲下了还到后堂帮我和面、洗碗,哪儿没人他就顶到哪儿。没有他,我根本挺不过那段日子。
2019年7月,我们开了第一个分店,投了130多万元,买买提江还是我的合伙人。他雇了两个烤肉师傅,我又招了15名员工。现在我们金城餐厅是一个汉、哈萨克、维吾尔、回、蒙古等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16年间,我和买买提江从打工仔变成了小老板。有房、有车、有事业,明年我们还打算再开一家分店。
今年我的父亲和家人从甘肃老家来看我,买买提江把他们拉上出去转着玩,请他们吃新疆的特色美食。我们一家人都特别感动,我爸常叮嘱我,买买提江是你的好兄弟,一定要好好珍惜这个缘分。
谁有困难了帮一把是应该做的
讲述人:柯坪县玉尔其乡阿热阿依玛克村村民孜莱汗·沙拉木
当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告诉我,接受捐赠的汉族患者状况转好时,我长舒了一口气,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有了意义。
我和武汉市一个汉族患者的缘分要从2019年说起。那年秋天,我在柯坪县红十字会参加无偿献血。工作人员向我介绍了捐献造血干细胞能够挽救血液病患者生命的情况。我当时想,一点点爱心也许能够挽救一个生命,拯救一个家庭,也是个挺有意义的事。我就决定加入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队伍。
2021年5月,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说,我与武汉市一个患者配型成功了。我刚开始有些紧张,担心吃得好不好,营养够不够,会不会捐献了不能用,让对方家人空欢喜一场。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和县医院医生的指导下,接下来的一个月,我们一家人做足了准备。我每天坚持运动,妈妈又是给我炖鸡汤、又是煮羊肉,一家人都想着一定要成功帮助那个患者活下去。
去年6月17日,我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医生告诉我一切都很顺利,肯定能用。我当时躺在床上,想着我的造血干细胞肯定已经坐着飞机,飞到了武汉市,飞到了那个患者身边。带着我满满的爱心,他一定会健康成长,他家人一定会很高兴很开心吧。
我是柯坪县第一个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很多人听说了我的经历,夸我是民族团结的模范。我觉得很自豪,也感觉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在我身边这样的事儿还有很多。
互帮互助 互相成就
讲述人: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生阿依先木古丽·买提肉孜
我从未想到自己能和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陌生人”相处得像一家人一样。现在想想,遇到她们是我的幸运。
2016年8月,我离开家乡于田县,满怀期待地开启大学生活。刚到宿舍,只有我一个人,后来其他室友陆续到齐了。张佳雪、黄婷婷是来自伊犁的汉族姑娘,艾米代·阿力普来自古城奇台县,和我一样是维吾尔族。就这样,4个“陌生”的姑娘,在新疆大学有了属于我们的第二个家。
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我们都有共同的理想和远大的目标。大学期间,我们通过自身努力以及姐妹们的互帮互助,都获得了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资格。缘分使我们再次相聚在新疆大学博达校区2号楼B225宿舍这个温馨的家庭。
我们常常一起上课、一起去图书馆自习、一起讨论学业,彼此相互启迪,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我们一起打扫宿舍,保持整洁的环境。在假期结束后带来家乡的特产跟大家一起分享。还记得做课题实验时,遇到暂时的困难,我们会聚在一起出主意、想办法。所有这些,虽然都是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但饱含的都是我们对彼此的信任和关心!
我们常在宿舍讨论家乡的发展和自己对未来的规划,都立志等研究生毕业后回到家乡,帮助家乡发展。很庆幸有她们这样的好姐妹,在这个团结友爱、和谐共处的小家里,我们每个人都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与归属。在这里,民族团结之花常开,友谊之树常青,温馨之爱常存。
(本文由实习生李潇凝根据发布会实录摘编)
来源:中国民族报
监制/肖静芳统筹/王珍编辑/丛蓉制作/石建杭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