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100000以内的所有质数
质数:也叫素数,只能被1和他本身整除的自然数
最小的质数:2
方法一:效率很低
public class PrimeNumb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boolean b = true;
//遍历100以内的自然数
for (int i = 2; i <= 100; i++) {
//j:被i除
for (int j = 2; j < i; j++) {
if (i % j == 0) { //%是求模运算,即2%10=2,10%2=0,10%3=1。
b = false;
}
}
if (b) {
System.out.print(i + " ");
}
b = true;
}
}
}
输出结果:
2 3 5 7 11 13 17 19 23 29 31 37 41 43 47 53 59 61 67 71 73 79 83 89 97
实际上,上面的这种方法基本上是效率最低的。但因为100实在是太小了,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很快就能计算出100以内的质数,所以现在我们不改变算法的结构,把100换成10万试试。
继续方法一:
public class PrimeNumb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获取当前时间距离1970-01-01 00:00:00的毫秒数
long start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boolean b = true;
//遍历100以内的自然数
for (int i = 2; i <= 100000; i++) {
//j:被i去除
for (int j = 2; j < i; j++) {
if (i % j == 0) { //%是求模运算,即2%10=2,10%2=0,10%3=1。
b = false;
}
}
if (b) {
System.out.print(i + " ");
}
b = true;
}
//获取当前时间距离1970-01-01 00:00:00的毫秒数
long end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ystem.out.println("\n花费时间:" + (end - start)); //6243毫秒
}
}
运行结果:
用以上这种方法,输出10万以内的质数居然用了6243毫秒,即6.3秒。在真实开发中。这么慢的速度是绝对不允许的。
所以接下来对这个算法进行优化
方法二:
优化一:使用break更快地跳出循环
public class PrimeNumb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获取当前时间距离1970-01-01 00:00:00的毫秒数
long start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遍历100以内的自然数
for (int i = 2;i<=100000;i++){
boolean b = true;
for (int j=2;j<i;j++){
if (i % j == 0){ //%是求模运算,即2%10=2,10%2=0,10%3=1。
b = false;
break;//优化一:只对本身非质数的自然数是有效的
}
}
if (b){
System.out.print(i+" ");
}
}
long end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ystem.out.println("\n花费时间:"+(end-start)); //优化一后:花费时间 619ms
}
}
这一次,我在最内层的if语句中加入了 break;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非质数更快的跳出循环,比如for循环到了100,此时i=100,进入第二个for循环,此时j=2,100%2=0,于是马上就break出了循环
运行结果:
可以看到,优化过后的速度立马就上来了,用时615毫秒。
方法三:
既然能对非质数进行优化,那是否可以对质数进行优化呢?当然可以
优化二:对本身是质数的自然数进行优化
public class PrimeNumb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获取当前时间距离1970-01-01 00:00:00的毫秒数
long start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遍历100以内的自然数
for (int i = 2;i<=100000;i++){
boolean b = true;
//优化二:对本身是质数的自然数是有效的
for (int j=2;j<Math.sqrt(i);j++){
if (i % j == 0){ //%是求模运算,即2%10=2,10%2=0,10%3=1。
b = false;
}
}
if (b){
System.out.print(i+" ");
}
}
long end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ystem.out.println("\n花费时间:"+(end-start)); //优化二:122ms
}
}
运行结果:
可以看到,现在运行结果相比优化一又快了,用了122ms。
方法四:
最终优化:把优化一和优化二结合。
public class PrimeNumb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获取当前时间距离1970-01-01 00:00:00的毫秒数
long start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遍历100以内的自然数
for (int i = 2;i<=100000;i++){
boolean b = true;
//优化二:对本身是质数的自然数是有效的
for (int j=2;j<Math.sqrt(i);j++){
if (i % j == 0){ //%是求模运算,即2%10=2,10%2=0,10%3=1。
b = false;
break;//优化一:只对本身非质数的自然数是有效的
}
}
if (b){
System.out.print(i+" ");
}
}
long end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ystem.out.println("\n花费时间:"+(end-start)); //优化一加优化二:33ms
}
}
运行结果:
两种算法优化结合在一起效果不言而喻,输出10万以内的质数仅用了33毫秒
试除法
int N = 29; //任意选择一个 N,以29为例
int flag = 1; //flag记录 N 的属性。1 代表 N 是质数, 0 则代表不是。我们先默认它是
for(int i = 2;i < N;i++){
if(N % i == 0){ //当 N 除以 i 的余数为 0,说明 N 被 i 整除,即 N 为合数
flag = 0;
break; //因为 N 已经被证明是合数,不需要再继续运算了,跳出循环
}
}
//算法结束,最终 flag 为 1 表示质数,flag 为 0 表示合数。
int N = 29;
int flag = 1;
if(N % 2 == 0) flag = 0; //首先测试 N 是否是偶数
else for(int i = 3;i * i < N;i += 2){ //与刚才不同的是,我们先从 3 开始,每次增加 2,一直
//到根号下 N 为止。这样我们的测试就在奇数中展开
if(N % i == 0){
flag = 0;
break;
}
}
//算法结束,最终 flag 为 1 表示质数,flag 为 0 表示合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