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快递物流市场出现了一支神秘的紫色大军,以跨省最快6小时的时效碾压所有对手,悄然之间切走了日均万吨的市场货量。
在8月9日,运联智库发布的《2023中国零担30强》排名中,这家企业以139.7亿总营收蝉联榜单第二名,营收增速逆势提升到23.6%,领跑榜单的三甲企业。
说到这里,应该有不少人反应过来了,这家“后来居上”加速崛起的企业,就是跨越速运。
行业独角兽跨越速运是怎么练成的?
跨越速运走到今天,必须要感谢三个“不一般”的选择。
第一个选择在于市场定位,抢先在行业内喊出了“限时速运”的口号。
跨越速运诞生的2007年,物流行业的发展还在初期阶段,有效供给远远不够,大多数企业都在忙着“跑马圈地”,并没有太多人重视物流时效的达成。
而跨越速运却发现了这一市场机会,及时把握市场痛点,在成立之初就确定了以高端航空件为主的发展战略。并在业内率先推出当天达、次日达、隔日达等三大跨省时效产品。
此后的2009年跨越速运实现了 “夜发晨至”,2017年从原本的“跨省8小时”提速到“跨省6小时”。
第二个选择在于客户群体的差异性。不同于当时的主要玩家,跨越速运锚定了B2B为主的企业客户。
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开激烈的市场竞争,因为当时做B端的同行普遍缺乏专业性,市场上缺少一个专业性强、品牌大的企业,能够为企业客户提供高时效的重货航空运输服务。
另一方面,B端企业客户客单价高,对服务的要求高,与跨越速运的市场定位不谋而合。此外,B端客户的货源结构结合跨越速运独特的网络模式,可以减少传统意义上门店到中转场集货的效率和成本浪费,进一步提升时效。
第三个选择是对于“技术赋能”的坚持,这一点与当时绝大多数的物流企业有很大差别。
成立之初,跨越速运就认定科技对于产业赋能的重要性,坚信技术的边界就是跨越速运业务的边界,要用科技的高投入,实现全流程、全场景的降本增效。
为了以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跨越速运投入1400名自有工程师,花费10亿重金自主研发上线了铸剑系统,专注解决企业客户运输过程中的个性化需求,实现全流程、全场景的降本增效。
跨越速运的持续进化:发挥时限优势,深耕B端市场
作为B端物流领域的长跑选手,跨越速运当然不满足于运输服务。事实上,如今跨越速运把“差异化”的竞争策略和生存之道,落地输出成行业性的整体解决方案,并树立起时效、安全与服务三大价值优势。
随着工业的转型升级,物流环节已不单纯只是成本和附属服务,反而转变为提高制造企业市场竞争力,降低成本,挖掘利润空间的重要一环。
跨越速运利用数字化能力,在供应链的全流程节点进行数字化升级,为行业客户提供数智化管理与精细运营方案,提升企业管理效能,降低运营成本。
目前,跨越速运已经能够为精密仪器、3C电子、医疗等十多个细分行业的客户,提供打包的定制化解决方案,并在这些行业内建立了贯穿供应链上下游的智慧物流生态体系。
在能力持续进化的同时,跨越速运一直没有放弃对于个性化“管家式”服务的坚持。
比如说3C电子行业,跨越速运采用专业的防水包装以防止3C电子产品打湿、进水损坏产品质量;运输时搭配安全性能高的运输车,车厢内安装的智能监控系统也和后端的车辆监控系统互通。
针对生鲜行业,跨越速运开发了独有的产地协同模式,全程冷链,专线专配,产地直发,依托航空运力组网,实现全国各大机场全天候不间断航班服务,提供最快的运力保障。
在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跨越速运能以近24%的增速零跑头部企业,已经说明了客户群体对于跨越速运的认可。
跨越速运从深圳的一家小门店创业起步,到今年为止,跨越速运已经走过了16年春秋。在这期间,它见证了快递物流行业的跌宕起伏,但行业中一直不变的是客户对优质物流服务的需求。
物流,服务的是商贸业和制造业,是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物流要承担起更大的责任,积极推进物流与产业的融合,帮助更多的制造业企业打造和提升供应链的柔性及韧性。
持续深挖B端需求,提高客户的使用物流服务体验,充分利用新一轮科技革命加快现代物流技术创新升级,跨越速运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