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北海公园。 日外
北京故宫,晴空如洗,游人如织。
北海公园,白塔巍峨,碧波荡漾。
阅古楼,就坐落在北海公园琼岛西北侧的湖畔,建于乾隆十二年,楼呈半圆形,玲珑俊雅,阅古楼三字为乾隆手书。楼内墙壁上,镶嵌着著名的《三希堂法帖》。
碑刻前,两位老师带着一群小学生静静观摩着,游客们大都拿着手机兴奋地玩自拍,其中一老一少的举止格外引人注意。
老者,学者打扮,年逾古稀,身材清癯,花白头发,目光深邃。
少年,约八九岁,肤色白皙,身材修长,眉宇清秀,目光清澈。
少年手持几张泛黄的册页,踮着脚尖,吃力地看着墙上的碑刻。
少年:(日语)爷爷,这就是您经常提及的《三希堂法帖》吗?
老者:(日语)是,就是它。
老者此时颇为激动,清了清嗓子,语气缓慢地讲述。
老者:(日语)《三希堂法帖》刻于清乾隆帝十二年,乾隆帝敕命吏部尚书梁诗正等人,将内府所藏历代书法作品,择其精要,由宋璋、扣住等人镌刻而成。法帖按年代编排,精选历代名家名作,代表着中国书法的最高成就。
老者欠身,轻轻拍了拍少年的肩膀。
老者:(日语)小野,你知道爷爷为什么带你来北京观摩《三希堂法帖》碑刻吗?
少年:(日语)爷爷,小野还不知道呢。
老者:(日语)学习中国书法讲究“取法乎上”,学书法要多临古人真迹,否则就取不到真经。中国是书法的宗主国,形象的说就是日本书法的娘家。自唐宋以来,咱们日本人学习书法,都是派遣使者,不远万里来到中国,除了花巨资购买一些真迹外,带回来的大多就是抄卷和拓片。现在你看到的这一块一块碑刻,就是珍贵的拓本原石啊!
一老一少洪亮而又新奇的交谈,引起学生和游客们的注意,从四周慢慢围拢了过来。
老年游客:听着像日本人,叽里咕噜的,一句也听不懂。
女大学生:我懂点日语,我来翻译。
一个苗条俊秀,身穿碎花短袖连衣裙的女孩从人群中站了出来。
女大学生:他们很喜欢中国书法,年纪大的是爷爷,小的是孙子,他们专程从日本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就是为了来看到中国最好的书法。
大伙儿听罢,嘈杂的声音顿时静了下来。只有那位女大学生在一旁翻译着爷俩的谈话。
少年:(日语)爷爷,钟繇的《荐季直表》为何列《三希堂法帖》诸篇之首?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不是更出名吗?
老者:(日语)在中国古代,钟繇和王羲之是齐名的,合称“钟王”,唐太宗李世民青睐王羲之《兰亭序》,而清朝乾隆帝推崇钟繇小楷《荐季直表》,曾御题“法书鼻祖”,并手笔“钟繇荐季直表真迹长春书屋真秘无上神品”。其实按年代顺序,钟在前,王在其后也无可厚非。
少年听到这里,似乎醒悟了什么,高高地扬起手中的册子。
少年:(日语)爷爷,我明白了您带我来这里的原因了。
老者会意地笑了笑。
老者:(日语)小野,先别急嘛,我的话还没说完呢?
少年:(日语)抱歉,抱歉!
老者:(日语)我们日本书法界收集钟繇的拓本很齐全,《荐季直表》有宋拓本,也有明代真赏斋刻本。1984年12月上海《书法》杂志刊登《荐季直表》墨迹照片后,在日本引起了巨大反响,现今所有的刻本,没有一种可与照片媲美。
老者拿过册子,神情庄重,缓缓展开。
老者:(日语)小野,你看,这就是墨迹翻印的照片,《三希堂法帖》碑刻上的《荐季直表》就是据此摹刻上石的。
老者环伺阅古楼四周石壁上镌刻的一块块稀世墨宝,突然站到红木长凳上,面朝墙上一块块稀世碑刻深鞠一躬,而后张开手臂,感慨陈词。
老者:(日语)中国书法,博大精深、精美绝伦,无不让人思接千载、神游万仞。
女大学生在一旁翻译。
游客有的被老头的动作惊吓到,当听明白眼前的情形时,纷纷鼓起掌来!
少年:(日语)中国书法真伟大!中国书法家真伟大!爷爷,我来书法的故乡,就是想了解更多像钟繇、王羲之这些大书法家学书的故事,长大后,做一个合格的中国书法传承者。
老者扶摸少年的小脑袋,不住地点头。
夕阳偏西,余辉下的北海公园、大白塔逐渐淡出;
故宫、天安门逐渐淡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