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云南省第二监狱微信公众号后台
小编收到这样一段文字
![]()
在这段留言中
小编看到了一个坚强懂事的孩子
感受到一名
即将踏入社会的青年
心底复杂的情绪
既有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迷茫
也有对正在服刑父亲的鼓励
更给自己鼓起了
担起家庭责任、社会责任的
勇气和信心
收到留言
小编及时给予这位“小李”回复
期待他留下联系方式
进一步提供帮助
![]()
几天时间过去了
“小李”只表示了感谢
并未再继续互动
这个“小李”是谁?
他为什么在微信公众号后台
留下这么一段话?
却又不愿留下更多信息
从留言看来
“小李”的家庭遭受变故
奶奶离世
父亲正在服刑
而他自己又恰恰处在人生的关键时期
犯罪就必将受到法律制裁
服刑人员关押在监狱中接受服刑改造
家庭也会受到影响
这不是个例
“家人抬不起头……”
“同学们都背地里说我……”
这都是监狱民警到服刑人员家中家访时
常常听到的话语
常做劝导 开解心结
这个孩子面临的困境
让小编揪了心
“要不,咱们试试
把消息转达给服刑人员吧?”
经过沟通联系
监狱教育改造科策划
在监管区内开展一次特殊的“寻亲”活动
![]()
“‘……我在等你回来’
这是监狱微信公众号后台收到的一则留言,
我们可以看出孩子对未来的迷茫和憧憬……”
监狱“育伦电视台”
对全狱服刑人员播放了这则消息
教育改造科在各监区亲情帮教活动中
专门增加了“小李寻亲”环节
![]()
让大家没想到的是
孩子的坚强和懂事
打动了许多服刑人员
尤其是那些已身为人父者
他们纷纷向监区民警表述
自己心中对家人的愧疚
和对犯罪的懊悔
【服刑人员的忏悔】
●我是在监狱服刑的“儿子”,想念自己的父母——
都说百善孝为先、养儿能防老。儿子不孝,让你们伤透了心,抬不起头。子欲养而亲不待,坟头的白花草青了又黄,黄了又青。我只能望着家的方向,黯然泪流。爸爸、妈妈,我一定好好改造,早日回家!
●我是在监狱服刑的“丈夫”,思念自己的爱人——
曾经山盟海誓相约变老,我却走上了岔道,让你孤苦伶仃遭人笑,还把家庭重担甩给了你。没能兑现让你幸福的承诺,遥想你孤灯挑尽未成眠的身影,泪湿枕畔。想想你们孤儿寡母,揪心断肠。唯愿你,过得更好。恳求你,不要让我们的孩子更改了姓名。亲爱的老婆,我一定好好改造,早日回家!
●我们是在监狱服刑的“父亲”,挂念自己的孩子——
孩子,因为爸爸的犯罪,让你历尽艰辛。爸爸对不起你,对不起全家。你要挺起脊梁,照顾好妈妈,替我孝养爷爷奶奶。我离家时,你懵懂无知,不知生活艰辛。我离家时,你青春年少,不知世事无常。我离家时,你初入职场,不知江湖险恶。我离家时,你虽为父母,不知命运多舛。还记得,亲情帮教时你一头扑进我怀里,让我一阵颤栗,至今余温犹存。还记得,亲情会见时你举着自己画的“全家福”,满脸童真与欢愉,玻璃内外,两重天地,让我顿时悲泣。还记得,那个风雨交加的夜,隆隆雷声中不敢入睡的你,写信给我,哭诉你失去了遮风挡雨的大树。还记得,我70岁生日那个下午,你开车拉着妈妈与女儿,在看守所附近转了一圈又一圈……孩子(儿子、闺女):我一定好好改造,早日回家!
20多天过去了
各监区收到了很多类似的“回复”
服刑人员纷纷表示真诚悔过
以积极改造重塑新生
因为线索有限
没能找到这位“小李”的父亲
可这一枚小小的“石子”
意料之外
在服刑人员心中泛起了涟漪
此时
有没有找到“小李”的父亲
或许已不再那么重要
因为大家相信
“小李”的父亲
一定已经知道了儿子的心意!
小编决定,再给“小李”回复一条信息。
“小李,希望你能看到这条消息。你的亲情感召,唤醒了许多服刑人员内心深处的良知,唤起了很多服刑人员对家人的感恩和积极改造的决心。希望你保持坚强和勇敢,不要畏惧困难和挫折,向前拼搏,奋斗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生活。”——小编
编后:
提高法律意识、严守法律底线
走稳、走好人生路
不要辜负每一份亲情
不要让爱你的人伤心流泪孤独留守
(云南省第二监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