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图 | 童瑶
“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我吗?”“法官妈妈,我们好想您啊!”近日,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银海区福成镇平联小学的43名小学生围坐成一个圆圈,一堂生动有趣、精彩纷呈的法治教育课正在开讲。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银海区人民法院“法官妈妈”郭丽萍到福成镇平联小学,为43名小学生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精彩纷呈的法治教育课
绿荫树下,教学楼前,欢声笑语不时响起。“普法教育从女童抓起”的理念根植在每一名北海市银海区人民法院干警心中。
近年来,银海法院聚焦主责主业,充分发挥法院在司法审判、司法救助、普法教育等方面的优势,不断加强妇女权益保障力度,构筑新时代妇女维权司法防线,提升妇女法律意识,以实实在在的司法举措为“她”筑牢屏障,助“她”乘风破浪,让“她”笑出自信。
多道司法防线筑牢“她”屏障
“他赌博成瘾,结婚12年来,是我苦苦支撑着这个家。”法庭上,女方杨某控诉男方罗某没有尽到一个丈夫、一个父亲的责任,坚决要求离婚。
2009年,杨某和罗某因工作相识相恋,并于同年9月登记结婚。两年后,两人生下了一个女儿。可好景不长,因罗某赌博及家庭琐事,双方经常发生争吵,致使二人感情出现裂痕。2014年10月,罗某在杨某明确反对的情况下,选择出国工作。在国外工作期间,罗某因赌博负债累累。“当时考虑到女儿,就给了他改正机会,他也签下协议承诺不再赌博。”但是,一年刚过,罗某再次复赌。其间,杨某曾向法院起诉离婚,但双方因财产分割、孩子抚养等问题存在分歧,杨某又申请撤回起诉。2021年,杨某再次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银海法院经审理,准予双方离婚。因杨某明显对照顾家庭、女儿抚养承担较多义务,且罗某存在赌博恶习屡教不改,同时杨某抚养女儿需要有稳定的居所,故判决登记在双方名下的房屋归杨某所有,女儿由杨某抚养至18岁,罗某每月需支付抚养费1500元,同时向杨某支付补偿费2万元。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银海法院聚焦妇女人格权益保障、婚姻家庭权益保障、就业歧视、防性骚扰、农村“外嫁女”集体经济分配等问题,将保护妇女权益的立法精神贯彻于司法实践中。2022年以来,银海法院妥善审理涉妇女权益保护案件123件124人,执结涉妇女执行案件77件,执行到位金额117.83万元。
绘就家事审判“同心圆”。银海法院着力打造“专业家事法官+专业家事调解员+专业律师”的“三专”多元解纷机制,在依法保护妇女合法权益的前提下,推行心理干预疏导、普法先行、诉前调解、案后回访等制度,修复婚姻家庭关系。一条条机制,一个个举措,为“她”筑起全方位的司法屏障,提供多层次的司法保障。
筑造司法“港湾”给予“她”关怀
201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交通事故改变了陈某的生活。
石某驾驶的电瓶车通过十字路口时因违反交通信号灯指示,与陈某驾驶的电瓶车发生碰撞,造成陈某受伤及两车不同程度损坏,经交警支队认定,石某承担事故全部责任。事故发生后,陈某因治疗几乎花光了家中积蓄,后续治疗费用亟待解决。陈某于2020年、2021年先后将石某诉至法院,要求其赔偿医疗费、护理费等各项费用共计9.5万余元。
银海法院在执行该案过程中,未调查到石某名下有可供执行的财产。陈某以务农为主,丈夫因病去世后家中没有稳定经济来源。“官司虽然赢了,石某却下落不明,拿不到赔偿,日子真的不知道怎么过下去。”陈某抹着眼泪说。
银海法院获悉陈某的情况后,建议她递交司法救助申请,并迅速启动司法救助程序。“感谢法官,这笔钱太及时了!”拿着该院送来的两万元司法救助金,陈某的泪水再次模糊了双眼。
“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要运用手中的审判权,也要维护好以妇女儿童为代表的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更要让每一位女性当事人感受到司法关怀。”银海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徐惟甲表示。
司法春风暖了“她”心,也吹进银海法院工作的全流程各环节中。该院开辟妇女维权“绿色通道”,对侵害妇女权益案件实行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完善“法院+妇联+婚调委”多元解纷工作机制,凝聚保障妇女权益强大合力;建立特邀妇女调解员名册制度,将女性人民陪审员、各村妇委会主任纳入特邀妇女调解员名册。
运用柔性普法提升“她”意识
“被家暴如何收集证据”“就业时遇到区别对待怎么办”……因缺少法律知识和受传统社会观念影响,一些女性在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只能“手足无措”。
银海法院从根本上强化妇女对相关法律知识的认识,提升妇女群体的法律意识及维权能力,帮助妇女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彭法官今天的讲课内容对我们今后开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工作帮助很大。”在银海区基层妇女干部“领头雁”素质提升培训班上,“法官妈妈”彭丫详细讲解了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律知识,让来自银海区村(社区)、镇的60名妇联主席及妇联工作人员享受到了“法律大餐”。
提供法律咨询、推广“法官说法”、开展“法治课堂”、上线普法栏目……银海法院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中,创新释法方式方法,以“柔”的方式,实现普法效果最大化,提升了妇女的法治意识。
预防校园欺凌、禁毒知识、未成年人保护……银海法院联合市机关工委、区委政法委、区妇联、区教育局等多个部门建立北海市首个“法官妈妈”工作室,创新打造“法官妈妈”品牌,通过“送法进校园”“开学第一课”“模拟法庭”等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理念融入普法宣传中,让法治阳光照进女童心田。
践行司法为民护航新征程,妇女权益保障掀开新篇章。在保护“她”权益的道路上,银海法院的司法脚步一往无前。
本期封面及目录
《中国审判》杂志2023年第07期
中国审判新闻半月刊·总第317期
编辑/孙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