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9日,由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与中国平安共同主办、科技日报社支持的“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公益项目实施五周年总结会在北京中国科学会堂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武向平,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理事长王卫国、河南、云南省、甘肃、贵州省教育厅关工委负责人,以及相关科普专家、项目受益学校师生代表、科技企业代表等出席。会议对项目实施五周年来取得的成果和经验进行了总结和分享,就社会化科普教育打造多元主体、多元场景、多元主题等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与希望同行,点亮乡村科学教育发展之路
会议对自2019年起实施的“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公益项目进行了回顾总结,并就教育“双减”政策下如何更加有效地推进青少年科学教育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理事长王卫国在致辞中说,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坚持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宗旨,充分发挥公益组织的平台和资源优势,开展了一系列青少年科学教育公益项目。与中国平安联手从2019年实施的“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帮助青少年提升科学兴趣、学习科学知识、享受科学体验,有力地推动了乡村学校科学教育的公平均衡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效益、社会效益和育人效益。他指出,跨入新时代、迈上新征程,认真落实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发展科学教育工作的部署要求,通过深化实施“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公益项目,更好地引领青少年胸怀“国之大者”,孜孜不倦地追求科学,志做中国式现代化的合格建设者、攀登科学高峰的勇敢奋斗者。要立足新的起点,进一步拓展公益平台,切实抓好基础建设,不断加强师资培训,发展壮大社会合力,擦亮品牌、聚合资源,丰富内容、做大规模,扩大项目覆盖面、提高项目受益率,为促进实施素质教育、助力下一代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王卫国致辞
中国平安集团品牌宣传部总经理陈遥在致辞中回顾了项目发展历程,平安从援建校舍硬件建设到教师培训、远程及现场支教到青少年科学教育,走出了一条可持续的教育帮扶之路。在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中国平安将继续推进教育振兴,帮助乡村少年成长、为乡村未来发展夯实基础,为科技强国、为乡村振兴、为民族复兴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在致辞中表示,科普工作在知识爆炸时代的重要性不断上升,要构建良好的科普生态,需要多元主体的协作。他建议各主体要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定位,做好擅长的事情。要加强各个主体之间的协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动科普事业的发展。
周忠和致辞
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李亚茹对项目实施5年来的成果和特色亮点做了总结。她指出,面向未来,基金会将立足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大局,高标准、严要求,进一步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进一步找准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通过精准实施公益项目,帮助科学教育工作者创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能力、提升育人水平,增强少年儿童接受良好科学教育的获得感、幸福感。
李亚茹作公益项目总结
贵州省教育厅关工委副秘书长李洪分享了公益项目在贵州省实施5年来的成功经验,并指出项目对培养农村学校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奋斗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李洪发言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根河市阿龙山小学宋微老师分享了项目对本校学生科技素养提升的有利影响,帮助了偏远乡村小学成为当地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素质教育特色名校。未来将继续积极参与项目活动,让孩子们更加热爱科学、全面发展。
宋微发言
随后,中国科学院院士武向平以《面向未来的青少年科学教育》为题,与参会的老师和同学们分享了面向未来青少年科学教育的一些真知灼见,他就如何面对 AI时代科学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人工智能技术加速教育和资源公平,让科学真正造福人类提出了展望。
武向平作主题报告
中国科普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王玉平做了《教师科技素养提升的分析及建议》主题报告,指出教师科技素养提升需构建系统的教师科学素质建设体系,创设有效的教师科学素质提升和发展路径,加强教师科学素质研究,深入挖掘影响教师科学素质提升的关键因素,从而促进教师科学素质水平的提升。
王玉平作主题报告
中国移动集团政企事业部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胡瀚涛、平安人寿高价值业务团队总经理张荣慧分别介绍了各自企业在青少年科普教育方面的经验与成果。
科技企业代表作科普教育分享
为让青少年更好地了解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国科普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王玉平,河南省教育厅关工委副主任赵国河、北京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陈征、北京化工大学特聘教授戴伟、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周传斌等嘉宾就“不同的社会主体在青少年科学普及工作中应肩负哪些责任和作为,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更好地利用新媒体推进青少年科普工作及科普宣传,参与乡村青少年科普的经验和建议”等话题进行了圆桌会谈,共同探讨青少年科学教育的未来发展之路。
乡村振兴,以科学教育夯实人才发展基石
“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公益项目在过去五年中,秉持教育公平理念,致力于促进城乡科教均衡发展,为我国乡村科教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提升青少年科技素养、助力乡村科教硬件与服务升级、构筑科教实践多元场景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项目自2019年启动至今,27个省区市1039所乡村小学受益,通过捐赠科技读本、配套实验包,实施校长、教师科技课程培训,开展线上线下科学教育活动等形式,有效帮助31万多乡村青少年、2万多乡村学校老师提升了科技素养水平。
为让优质教育资源得以深入乡村,2019年起,项目通过直播课的形式,让青少年足不出户开阔眼界,由院士、专家讲授的系列《情景大师直播课》已上线23节,全网观看量超1.6亿人次。为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2021年—2023年,项目举办的“科学教育走进乡村学校”活动,通过科学家“线下入校+线上直播”的方式,让乡村孩子在家门口与科学家面对面学习,让乡村老师与一线专家进行直接交流。
项目秉持“送进去,走出来”理念,开展了多形式的科普研学实践活动,带领乡村青少年走进科普场馆、科研院所,并与科技企业积极合作,开展企业科普研学活动。丰富多彩的参观体验、科普交流活动,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为项目发展增添了活力。2022年1月,由《中国科学报》发布的《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调研报告》显示,参与过项目学习的乡村青少年对“科学原理”的掌握提升了26.8% ,对“科学方法”的掌握提升了10.1%,对“科学研究”的正确判断提升了6.5%,对“科学课”的喜爱度提升了4.7%,对“科学应用与实践”比例提升了7.8%。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