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书卷四·六九】
松江张梦喈之妻汪氏,名佛珍,能诗而有干才。梦喈外出,有偷儿入其室,汪佯为不知,唶曰:“今夕赖得某在家相护,可无忧矣。”某者,其戚中之有勇力者也。偷儿闻之潜逃。夫人佳句,如《对月》云:“万户恍临城不夜,千年惟有兔长生。”《对雪》云:“自携尊酒酬滕六,莫损篱边竹外枝。”两子兴载、兴镛,皆能诗。来江宁秋试,兴载见赠云:“海内论交皆后辈,江南何福着先生?”兴镛见赠云:“绝地通天双管擅,登山临水一筇先。”人夸其妙,不知皆母训也。兴载云:“桐乡有程拱宇者,画《拜袁揖赵哭蒋图》,其人非随园、心余、云松三人之诗不读。”想亦唐时之任华、荆州之葛清耶?程字墨浦,廪膳生。
松江,今上海市松江区。详见《<随园诗话>通注(3·5)》。
张梦喈(生卒年不详),字凤于,号玉垒。江南华亭(今上海松江区)人。诸生。父维煦,兄梦征,并有传。梦喈夙承家学,乾隆二十七年(1762)、三十年(1765),两遇圣驾南巡,学使刘墉、李因培先后选应召试,不得志。以贡入赀,例授布政司理问职衔,后官通判,候选同知。归家居松江名园“塔射园”(因西林寺在其西面,每当落日时分,塔影倒射园内有一种慑人之美,故名)。性和易,信然诺,笃内行。诗本汉、魏、三唐,掇其精英,自臻佳境。并工诗余。年七十四,卒。次子兴载,以廪贡,官新阳训导,亦工诗赋。著有《宝禊堂诗文集》、《塔射园诗钞》。见《娄县续志》等。
汪氏,即汪佛珍(生卒年不详),安徽休宁人。松江张梦喈妻。事迹见傅瑛著《明清安徽妇女文学著述稽考》存《汪孺人小传略次》一文。黄山书社2010年版557页。
唶,音jiè,赞叹。如:唶唶。《慎子》外篇:“赤城之山,有石梁五仞焉,径尺而龟背,下临不测之谷……野人负薪而越之,不留趾而达,观者唶唶。”
滕六,音téng liù,中国传统神话中的雪神。明末·程登吉《幼学琼林》:“云师系是丰隆,雪神乃是滕六。”从先秦至于六朝,中国的国家祭祀体系中,有日月山川,有风雨雷电,但没有霜雪。《周礼》《礼记》《尔雅》这些典籍叙述了古代国家祀典,没有提到雪神。这是因为当时中原地区气候温暖,几无霜雪。但自唐代以后,文献中出现了雪神的记载。这与唐朝皇族源自鲜卑族,早年生活于高寒地区有关,加之气候变化,雪成为影响政治、军事、经济的重要因素,故而,雪神随之出现。雪神所以姓名“滕六”,“六”源于雪花六角,又名“六出”,而“滕”则源于汉唐时的伪书《孟子外书》,其中说道,滕文公去世后下了场大雪,不便按时举行葬礼。惠子说,这是先公(滕文公)想稍微停留一下,安抚社稷江山,所以降大雪延迟殡葬日期。既然滕文公能够令降雪而改变葬期,那他不就是雪神吗?于是,雪神就是滕文公。为了与现实中的滕文公区别,就取名“滕六”。
兴载,即张兴载(1757—1807),字坤厚,号甄山、悔堂、悔堂居士、绣云散仙、莼菜桥西散吏、清晖阁主人,室名一松斋、绣云山房,江苏华亭(今属上海市)人。廪贡生,官新阳训导藏书家。张梦喈之子。
兴镛,即张兴镛(生卒年不详),字金冶。江苏华亭人。嘉庆六年(1801)举人。有《红椒山馆诗钞》。子张祥河,嘉庆二十五年(1820)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衔,赐紫禁城骑马,谥温和。
双管,音shuāng guǎn,本义是两支笔,有成语“双管齐下”,唐·朱景玄《唐朝名画录·张璪》:“惟松树特出古今,能用笔法。尝以手握双管,一时齐下,一为生枝,一为枯枝。”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故事拾遗》:“唐张璪员外画山水松石名重于世,尤于画松特出意象,能手握双管一时齐下,一为生枝,一为枯干,势凌风雨,气傲烟霞。”后比喻为达到某个目的同时采取两种措施或同时做两件事情。也有以双管来喻指才思敏捷,技艺高超。唐·沈佺期《自考功员外授给事中》诗:“南省推丹地,东曹拜琐闱。惠移双管笔,恩降五时衣。”
筇,音qióng,释义:1、一种竹。实心,节高,宜于作拐杖。《广韵·平声·钟韵》:“筇,竹名。可为杖,张骞至大宛得之。”如:筇竹杖(用筇竹所制的杖);筇杖(筇竹杖);筇枝(筇竹杖)。2、手杖。因筇竹可为杖,即称杖为筇。唐·韩偓《江岸闲步》诗:“一手携书一杖筇,出门何处觅情通。”《西游记·第一四回》:“那里面有一老者,扶筇而出。”如:筇竹(手杖)。
桐乡,今浙江省桐乡市,由嘉兴市代管,位于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腹地。明宣德五年(1430),析崇德东境募化、千金、保宁、清风、永新、梧桐六乡置桐乡县,设县治于梧桐乡凤鸣市(今梧桐街道)。清代,桐乡属嘉兴府。民国时,隶属多变。1949年后,先后隶属嘉兴专区、嘉兴地区、嘉兴市。1993年,桐乡撤县设市,隶属嘉兴市。
程拱宇(生卒年不详),字墨浦,廪膳生。嘉兴桐乡人。诗人。其他不详。按:有资料称其名“程拱字”,待查证。
拜袁揖赵哭蒋,袁,指袁枚(号随园老人);赵,指赵翼(字云松);蒋,指蒋士铨(字心余)。性灵派三大家。
任华(生卒年不详),青州乐安(今山东省博兴县)人。唐代文学家。唐肃宗时任秘书省校书郎、监察御史等职,还曾任桂州刺史参佐。任华性情耿介,狂放不羁,自称“野人”“逸人”,仕途不得志。与高适友善,也有寄赠李白、杜甫的诗存世。
葛清,唐·段成式《酉阳杂俎》中记载的人物。《葛清》:“荆州街子葛清,勇,自颈已下,遍札白居易诗。段成式尝与荆客陈至,呼观之,令其自解,背上亦能暗记,反手指其札处。至‘不是花中偏爱菊’,则有一人持杯临菊丛。‘黄夹缬窠寒有叶’,则指一树。树上挂缬,缬窠胜绝细。凡札三十馀首。体无完肤,陈至呼为‘白舍人行诗图’也。”译文:荆州有个掌管街道治安、扫除等事的差役,名叫葛清,是个勇狠之人。自脖颈以下的身上,全部纹满了白居易的诗的诗文及诗意图。段成式和荆州本地人陈至专门请他来,让他自己解说。葛清记得很清楚,连自己后背上的诗意图,也可以反手指给别人看。说到诗句“不是此花偏爱菊”,葛清便指着自己身上一处纹有一个人手持酒杯临近菊花的图案。说到:“黄夹缬林寒有叶”时,葛清则指着自己身上一处纹身,图案是一棵树上挂着丝带,丝带上的纺织纹路也纹的非常清楚。葛清全身上下共纹有三十多首诗文及诗意图,体无完肤,陈至惊叹称葛清为“行走的白居易诗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