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弥小木
汪培珽写过一本《父母的保存期限,只有10年》的书,书中还有另一句话“不是每个爸妈的保存期限都是十年——放心,只会更少,不会更多。”
在这有限的十年中,为人父母的我们该如何与孩子相处?
作家哈尔·埃尔罗德在得知自己生病后,开始反思人生,提出了“剩下的爸爸”这一说法。哈尔·埃尔罗德回想过去,下班后他都是以疲惫不堪的状态与孩子相处。这样的状态,在孩子眼中,是一位“剩下的爸爸”。
后来哈尔·埃尔罗德改变与孩子相处的时间、状态,告别了“剩下的爸爸”。哈尔·埃尔罗德所说的“剩下的爸爸”,对大多数的中年人来说,不就是常态吗?
不过,哪怕在常态中,也可以借助一些好玩的小物件,让“剩下的爸爸妈妈”把与孩子的相处时光,变得轻松又有趣。像我家老二这两天每天必玩的项目,就让大人轻松,孩子玩得又尽兴。帮手是它:《打开盒子玩艺术》。
《打开盒子玩艺术》,是英国艺术家尼基•霍伯曼和插画家铃木博美合作的一套好玩的艺术卡片。
当之无愧的亲子陪玩神器
过去与孩子之间会有的对话:
“一起玩吧?”
“玩什么?”
“不知道。”
“画画?”
“画什么?”
“随意”
随意之后的场景,大多是拿出笔和画本,“随意”地画一张后就收起。但自从有了《打开盒子玩艺术》就不一样啦,有很多灵感可以画。比如“把所有能找到的刷子都画下来”
一看这主题,老二开始思考家中能找到的刷子。那要是再加一点难度呢?比如“单脚站立着画画”?
孩子一听这个主题,先是眼睛一亮,然后开始发愁:
“一只脚要是站累了呢?”
“那换一只脚站。”
“那要是另一只脚也站累了呢?”
“那接着换。”
“啊?那岂不是这样?这样?”(孩子做出的动作是两脚交换,最终变成了快速摇摆,他被自己的动作逗笑)
解决完“单脚站立画画”的疑问,老二开始画,画出了这样的
孩子画得怎样不做评判,画画兴致被点燃是真的。看到他刚好光脚,那就试试“用脚来画画吧”
毫无悬念,画歪了
画歪不要紧,关键是他画画的状态,真的好欢乐。如果不是时间有限,他能一直画下去。
《打开盒子玩艺术》是当之无愧的亲子陪玩神器,关键是大人陪得很轻松,只要看着孩子画,加上一点点引导就好。
《打开盒子玩艺术》非常好玩,包含了40张主题卡和40张技巧卡。像前面的“把所有能找到的刷子都画下来”是主题卡,“单脚站立着画画”则是技巧卡。
盒子里介绍了三种玩法,可以是单主题卡画,也可以是主题卡+技巧卡,还可以是多人主题卡+技巧卡。其实还可以开发出其他的玩法,像我们“用脚来画画吧”,就是用单独的技巧卡。
说到底,随意就好,发愁晚间亲子相处时间,没思路的,不如《打开盒子玩艺术》吧。
看得见的创造力
“单脚站立着画画”,老二一看画出的模样,忙说“不行不行,画不好,换一张”其实这是第二次尝试,前面也画了一条线,但不满意。在他准备拿出第二张卡片之前,我建议换个思路,在这条“歪了的线”上来场不一样的创作。
结果呢?有惊喜。这是老二在“歪了的线”上的创作。
老母亲觉得很不错,排除王婆卖瓜的嫌疑,看着这张小作品,这,不就是活生生的创造力吗?
《写给父母的未来之书》里曾分享过,对于孩子的创造力,大人能做的是跟随和鼓励。如何跟随?《打开盒子玩艺术》里提供了40+40+?的路径。
跟着《打开盒子玩艺术》的步伐,跟随孩子的创造力吧。
闪闪发光的自信心
从准备丢弃的“歪了的线”,到灵感爆发的“飞机”。在创造力的背后,还能看见孩子心中那闪闪发光的自信心。
想要看见自信心的光芒,离不开大人跟随之后的“鼓励”。如何“鼓励”?发自内心地赞美就够了。千万别敷衍、别虚假。大人的敷衍、虚假,孩子都懂。
回头看我家老二的成长之路,老母亲心里明白,老师、家长的鼓励,对孩子的自信心有多重要。想要加强孩子的自信心?在《打开盒子玩艺术》中,会有惊喜。
40张主题卡+40张技巧卡,演变出的创作之旅多出你的想象。孩子只管享受创作的过程,大人只管真诚地欣赏与肯定就好。
孩子的自信心,在《打开盒子玩艺术》不经意的创作中,一点一点被看见。
写在结尾的话
先是看了《打开盒子讲故事》,觉得很不错,又入了这款《打开盒子玩艺术》,果然称心。《打开盒子玩艺术》,一套80张卡片,折算下来,1张卡片1块钱。用1块钱的快乐,让“剩下的爸爸妈妈”不见了,有的是增长的亲子账户的美好瞬间。
遇见《打开盒子玩艺术》,遇见美好。
Hi~我是弥小木
家有两娃,一儿一女(小学生+初中生)
佛系养娃的沪漂老母亲
娃们的身心健康是原则
带娃践行简单高效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