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学术圆桌 | 国际组织人才的培养与战略布局
2023-07-14 18:31  浏览:3063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低淘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低淘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1


国际组织是开展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的主要平台和重要力量。做好国际组织人才的培养和输送工作对于我国积极推进多边外交、深度参与全球治理、持续扩大我国在国际组织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

国际组织人才的自身特性

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是一项长远、系统而又特殊的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协同。这是由国际组织人才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国际组织人才概念具有复合性。与国际组织人才相关的概念有国际公务员、国际职员、国际化人才、全球化人才、全球治理人才、涉外人才、国际事务人才等。对国际组织人才概念的界定和理解一方面不能过于狭窄,即把国际组织人才仅仅理解为到国际组织任职,成为国际职员或国际公务员;另一方面也不能过于宽泛,即国际组织人才不能等同于国际化人才。

其次,国际组织人才类型具有多样性。国际组织人才既包括在国际组织工作的官员和职员,即国际公务员,还包括为国际组织履行使命的人员(如联合国维和人员)、在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如国际红十字会)工作的人员、国际组织后备人才、中国政府派驻国际组织的人员、国际组织的志愿者和实习生、从国际组织离职和退休的人员等。

最后,国际组织人才素质具有综合性。国际组织人才一般应具备四种基本素质,即政治素质(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专业能力(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沟通能力(语言沟通和跨文化沟通)和其他素质(如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考察和评估国际组织人才素质的核心概念是全球胜任力。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报告,全球胜任力可以分为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四个维度。

发挥三方培养模式

近年来,我国大力开展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已基本形成“政府—高校—社会”三方合力的培养模式。

政府在我国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设立并实施国际组织实习项目和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养项目,组织联合国机构宣讲咨询活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为多个部委和省市开展国际职员后备人才培训,建立国际组织人才信息服务平台。教育部出台多项支持政策,包括设立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与人社部联合举办大学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全国高校巡讲等。高校是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主力和主要阵地。多所高校已成立国际组织学院、研究院和研究中心,设立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本科专业,以及与国际组织相关的硕士专业和博士专业方向。许多高校建立了国际组织的实验室和创新班,以及国际组织人才训练营和基地。一些高校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项目很有特色并且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影响。高校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方面的学生社团经常发布国际组织实习信息。国际组织人才培养输送工作(上海)高校联盟等工作机制则为高校分享交流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信息和经验提供了平台。

社会各界是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重要推动力量。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企业、智库、民间团体和国际组织退休官/职员是推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重要社会力量。企业通过为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提供资金支持,提升自身的品牌和形象。同时,国际组织人才也是企业国际化所需要的重要人才来源。智库对多边主义、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等问题的研究为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理论,有利于提高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工作的水平。许多民间团体为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资源和帮助。如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国际胜任力培养专业委员会建立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工作的交流分享平台和合作协同机制,编写“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年度报告”,研发国际胜任力课程体系,并提供咨询、指导和培训等服务。此外,许多从国际组织离职和退休的官员和职员,充分利用和发挥自身的经验、资源和优势,通过出版书籍、演讲授课、发表文章等方式,为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拓展培养渠道

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任重而道远,特别是在人才培养的渠道和方法上有待改进和加强。

一是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潜力和社会参与度。与政府和高校大力推动相比,社会力量的投入和发挥的作用仍然不足。如何引导更多的企业以更多的资源投入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事业,如何让智库更深入地参与到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工作的各个环节,如何利用民间组织的各种资源为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服务,如何更好地发挥从国际组织离职和退休的官员和职员的作用,从而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过程中与政府和高校形成更加平衡和协同的关系,是今后的一个努力方向。

二是重视国际组织志愿服务的作用。除了实习,从事志愿服务也是拓展全球视野、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培养全球胜任力的重要渠道。成立于1970年、总部位于德国波恩的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UNV)是联合国系统内最大的直接向130多个发展中国家输送各种行业专业技术志愿人员的组织。联合国系统外的许多国际组织以及大量的非政府间国际组织也提供志愿服务的机会。从2019年起实施的“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服务联合国机构”项目,选派中国青年志愿者赴世界各地的联合国机构特别是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关机构开展国际志愿服务。未来可进一步扩大规模并加强宣传力度。

三是开展多样化的模拟国际组织活动。模拟联合国活动在我国得到普及并广受欢迎,已成为大中学生开阔国际视野、激发学习潜能、培养领导能力的重要方式。除了模拟联合国,还可以开展更多的模拟国际组织活动,如模拟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经合组织、金砖国家组织、二十国集团,以及模拟国际法庭等。这种多样化的模拟国际组织活动有助于学生增进对地区性和专业性国际组织的了解,并增加不同专业学生参与的选择性。

四是加强初级专业人员(JPO)和青年专业人员项目(YPP)的培养选派工作。JPO和YPP是我国公民到国际组织任职最稳定、最机制化和最正式的途径。随着我国对国际组织支持力度的增强,通过JPO项目成为国际组织职员的人数将逐步增加。未来可以适当扩大JPO选拔的范围,增加透明度和竞争性,让更多优秀的社会青年有机会参与选拔。同时,加强对JPO的培训、管理和服务工作,鼓励和支持他们在任职期满后争取继续为国际组织工作。中国是联合国职员公平地域代表性不足的成员国,自2013年开始举行YPP考试,为许多中国青年圆梦国际公务员提供了机会。未来,除了联合国的YPP,还可以争取更多其他国际组织的YPP名额。

五是拓宽赴国际组织实习和任职的渠道。除了政府和学校提供的正式和官方渠道,智库、民间社团、前国际公务员等也有很多人脉和资源,可以为实习和任职提供指导、服务和帮助。国际组织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实习和任职不仅限于联合国等全球性和政府间国际组织,大量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和区域性国际组织也可以实现拓展全球视野、服务世界人民的目标和价值。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国际组织外交的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20AZD099)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中国联合国协会常务理事、复旦大学联合国与国际组织研究中心主任

2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国际组织人才的培养和推送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高校加强了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工作,总体上成效明显。笔者认为,在促进政府间国际组织人才布局的同时,特别要加大在国际非政府组织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布局。

重视全球政治网络中的国际非政府组织。总体来看,尽管发达国家的侧重点不同,但都非常重视发挥国际非政府组织的作用。近年来,国际非政府组织在全球治理与公共外交中的话语权不断上升,体现出数量多、影响范围大、活动领域广等特点。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研究采用世界政治网络结构的视角来看待国际行为体之间的关系、探究国际组织对国家政策的强大影响以及世界政治本身的网络结构。贝克费尔德(Jason Beckfield)和李雪的研究发现,各国在拥有的国际非政府组织成员数量上的不平等情况可以用世界体系位置和收入不平等来解释;一个国家所拥有的国际非政府组织成员的数量也反映了其在世界体系中的位置,即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在世界政治中的影响力。总体而言,当前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总体分布图景依然是西方发达国家占据主导地位,但发展中国家呈现出增长性发展态势。

重视国际非政府组织的七大角色。传统而言,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世界政治中扮演着五种主要角色。一是作为民主化代表,被视作公民在全球公共空间中行动表达的综合体,提高公民参与和政策发言权。二是作为私有化途径,其最大优势在于“私有”性质以及与政府的区别,可以与企业有效合作,也可以与政府签约以提供服务,具有作为“私有化”组织的灵活性。三是作为发展型动力,国际非政府组织是双边、多边和私人捐助体的延伸,是国际发展领域的行为主体和重要动力。四是作为社会转型的向导,是寻求挑战正统政策与观念的工具,以价值导向为轴,以寻求在全球和本地开展工作,得以在更广泛的网络中推动社会转型。五是作为公益慈善事业的支柱,是国际公益慈善捐赠体系中的关键角色,在各类全球性公益性议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在全球合作面临挑战、知识和技术更显重要的新时代,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另外两大角色也呈现出越来越强的显示度和重要性。

一是作为知识型权威。国际非政府组织具有国际性专业网络,以知识为关键资源,以议题设置和话语表达为手段,集合专家学者力量,获得在特定领域的专业性与权威性。二是作为产业协调者。国际非政府组织因其自身具有非营利性,加之处于利益冲突的边缘,往往能作为产业间的黏合剂和协调者:科学指导生产、提供市场准入证明、会员联盟等,并经由组织的伙伴关系贯通上、中、下游全产业链,形成利益共同体,以此推动产业有序或者按一定规则发展。

重视在全球非政府组织领域的布局。在国际非政府组织勃兴、世界社会兴起的背景下,如何在国际非政府组织领域培养和布局更多的人才,是推进、深化和拓展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必要之举。

第一,将国际非政府组织纳入研究和人才培养的视域。当前,我国高校和机构在推送实习和就业机会时,主要为联合国及其下属机构,多为政府间组织,缺乏对非政府组织、社会组织和本土组织的关注。长期来看,这将面临结构性问题,导致国际非政府组织领域的人才储备严重不足。因此,要在课程设置、实习实践平台、就业推送等方面加强引导和建设,重视我国社会组织“走出去”相关工作,重视对重要国际非政府组织及其运作逻辑的研究和观察。

第二,将培养目标聚焦三类紧缺人才。一是服务于我国社会组织的国际化或曰社会组织“走出去”的人才。根据联合国经社理事会2023年最新数据,获得联合国“咨商地位”的社会组织有6344家,中国有97家,占比仅为1.5%。同时,具有强咨商能力的社会组织极其匮乏,其中面临严重的人才短板。二是服务于全球范围内各行各业有影响力的国际非政府组织的人才。国际非政府组织兼具国际性与社会性,在运作机制上又区别于政府和企业,因此对人才的复合型、独特性、个性化要求更高。三是能够设立并运作国际非政府组织的领导型人才。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有效布局,有助于我国更好地参与国际事务,提升全球治理能力,增强全球话语权和影响力。

第三,将国际非政府组织和社会组织作为人才实习实践的重要平台,将人才培养与推动我国社会组织国际化和“走出去”有机融合。重点关注国际非政府组织的议题、运转、宣传策略、公共关系。当前,无论是重要国际议题的参与度、筹资与对外拓展能力,还是国际协商协调能力,均是中国社会组织国际化所面临的重大挑战,而有效人才培养协同机制的建构,将有助于人才培养和社会组织国际化双目标的实现。同时,高校开设的经济类、政治学、社会学课程与实践,也应加强国际化,鼓励国际组织人才投身于我国社会组织“走出去”建设之中。

第四,构建有效的旋转机制,激励优秀人才在不同领域流动。吸引优秀人才特别是其中的领导型或者骨干型人才加入非政府组织,同时实现政府间国际组织和国际非政府组织等不同主体之间的“旋转门”机制,将对人才产生更大的吸引力。当前,无论是在联合国系统,还是在有重要影响的国际非政府组织,我国仍面临人才匮乏、后备力量不足、员额空缺的现状,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中补足非政府组织领域人才严重短缺的短板,加强研究和布局,任重道远。

作者系浙江(浙江大学)国际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学生国际化能力培养基地副教授

3


智库作为横跨研究机构、政府部门、媒体机构、产业机构边界的组织,是连接国内和国际社会各界的桥梁,是全球治理不可或缺的行为体,发挥着生产新思想、影响决策、引导舆论、教育公众、培育人才等功能。通过提供学术资源、人际网络、研究项目、交流合作机会等多方面资源,智库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方面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已经成为培养国际组织人才的良好平台。

本文追踪布鲁金斯学会(美国)、兰德公司(美国)、查塔姆研究所(英国)、全球化智库(CCG)(中国)四家智库的研究人员,筛选出50位曾经在以上智库工作并在国际组织中有工作经历的研究人员,基于对这50位人才的职业履历分析,试图描绘出在智库与国际组织之间流动的人才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路径。

国际组织人才的内涵

联合国作为拥有193个会员国的国际组织,管理着广泛分布在各领域、各层级的规模庞大的人才队伍。其关于员工素养的界定对界定国际组织人才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从工作领域来看,联合国将其员工划分为九大类:管理和行政、经济社会发展、政治和平和人道主义、信息通信、法务、公共信息和会议管理、内部安保、物资供应链和科学研究。从人才素养来看,联合国人力资源管理厅发布的《价值观与行为框架》是联合国部门界定组织文化和胜任能力的重要指南,提出了其所需员工的五项重要的工作能力:联系和协作、分析和规划、交付有积极影响的成果、学习和发展、适应和创新。

本文认为“国际组织人才”是具备一定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胜任国际组织工作,对全球治理作出贡献、创造价值的人。在分析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对其员工的要求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国际组织人才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具有全球视野,了解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历史、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等,能够较好地理解和解决全球性问题。第二,具有良好的多语言能力,沟通和协调能力优秀,能够流利地进行跨语言交流。第三,具有领导才能,能够建立联系、解决问题、管理多个项目并制定正确决策。第四,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处理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的问题。第五,具有创新和适应能力,能够快速适应变化的世界,寻找解决方案,迅速做出反应。第六,具有文化敏感度,能够跨越不同的文化,尊重并适应不同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智库培养的国际组织人才特征

四家智库向国际组织输送的50位国际组织人才大多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具有敏锐的洞察能力、卓越的沟通能力和强大的分析能力。国际组织面临的全球治理问题往往规模巨大且变化迅速,敏锐的洞察力可帮助国际组织人才快速理解各种复杂的国际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方案。卓越的沟通能力可保障国际组织人才与全球治理问题涉及的各方面人员进行顺畅沟通。强大的政策分析能力是智库人才受到国际组织青睐的关键点,国际组织需要对全球治理问题进行客观、理性的判断和评估,要求相应人员具有优秀的实证分析和逻辑分析能力。

第二,开展跨领域研究,关注公共利益,具有广泛深入的专业知识。智库的研究领域一般覆盖政治、经济、科技、能源、卫生、可持续发展等多个公共政策领域,为智库人才深入研究某一领域并广泛熟悉其他领域创造了条件。全球治理相关问题一般是涉及多领域的综合性问题,要求解决相应问题的人员既涉猎广泛又可深入某个领域。智库人才经过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研究历练,兼具专业性、广泛性,并忠于公共利益,为其流向专业性国际组织奠定了基础。

第三,聚焦国际化领域,具有全球视野。知名智库不局限于为本国提供咨政建言,而是放眼于全球,为全球性问题,如国际经济发展、粮食安全、基础设施、气候变化等问题提供治理方案。研究领域的国际化,有助于训练相关研究人员从全球发展的视角来看问题、解决问题,这对于智库人才从智库流向国际组织尤为重要,因为国际组织需要秉持全球视野和多元思维来解决全球治理问题。

第四,从智库丰富的资源平台上获得跨越政产学研媒各界的资源和能力,获得与国际组织交流合作的机会。智库为人才发展提供了人际网络、发表文章、活动交流、调查研究、媒体报道等多方面资源平台,还设置了系统化的人才培养项目,如查塔姆研究所的“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国际事务领导学院”、兰德公司的“帕迪兰德研究生院”、全球化智库发起的“国际青年对话领袖”项目,为智库人才成长提供机会。50位智库培养的国际组织人才都最大限度地利用智库的资源平台,积累了丰富的履历,锻炼了沟通批判能力,形成了杰出的学术能力,获得了荣誉奖项,提高了社会影响力,并且了解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各利益攸关方的立场,具有良好的跨界跨文化素养。从智库流向国际组织的人才中,很多曾通过智库与国际组织合作项目建立联系。国际组织在与智库人员进行接触并深入合作的活动中发现了一些杰出人才,进而产生邀请智库人才作为国际组织顾问专家或者项目负责人的兴趣。

促进智库发挥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功能

据联合国秘书处统计,2021年,联合国秘书处系统中有中国籍职员569人,占总人数的1.59%,比2019年的1.54%、2020年的1.48%有所提升。但相对于美国(6.84%)、法国(3.91%)、英国(2.19%)而言,中国在国际组织工作的人员仍较少,国际组织高层次管理专业人才尤为缺乏。智库尤其是国际化程度较高的智库是培养国际组织人才的重要渠道,未来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智库发挥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功能。

第一,提升中国智库的国际影响力。当前,在国家政策需求与制度利好的推动下,中国智库得到了迅速发展,涌现出了一批拥有国际视野,具备国际经验的优秀智库。但是,总体来看,中国智库还处于国际化的初级阶段。中国智库需要加强国际化建设,从思想创新力、研究支撑力、社会传播力、国际输出力和政策影响力等维度打造具有全球影响的智库品牌。

第二,充分利用智库相对开放的平台,鼓励国际化智库进一步加强多元化的研究团队建设。鼓励智库吸引不同国籍、不同文化和不同学科背景的多样性人才,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打破文化和语言的障碍,提供多样化的机会和文化体验,提升智库人才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第三,支持智库面向国内外高校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践机会。鼓励智库向国内外高校优秀学生提供实习、志愿者和项目交流等机会,以帮助学生获得实践经验,了解国际组织的工作方式,促进其职业发展,扩大国际组织人才的蓄水池。

第四,支持在国际化方面做得较好的智库加强国际青年领袖交流培养机制建设,通过该机制凝聚和涵养参与全球治理、承担国际责任、开展国际交流、具有全球领导力潜质的国际组织人才。

第五,鼓励智库与国际组织加强交流合作。支持智库积极参与国际组织主题研究、活动,鼓励智库发起国际项目和国际议题,吸引国际组织参与,为智库人才提供更多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促进其对国际组织的了解,增加智库人才与国际组织交流合作的经验,加强个人的国际化背景和知识储备。

作者系全球化智库(CCG)秘书长、研究员;全球化智库(CCG)副主任兼研究总监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汪书丞

新媒体编辑:张雨楠 梁靖然(实习)

点个“在看”不失联


发布人:756b****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