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欣赏了米芾、黄庭坚、苏轼、蔡襄等人的书法,行书、草书都有涉及,共有名帖二十幅,本想到此告一段落,今日偶然看到王献之的行草《鄱阳归乡帖》,不由得又起了分享的念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那就再与书法爱好者一起探究吧。
王献之为王羲之第七子,其继承了父辈的书法真传,后又拜学有号称“草书之祖”张芝的书法技艺,取其所长,最终以行草最为著名。
我们知道东晋至今已有1600多年,书写在纸上的墨迹很难留存到现在,眼前的这个帖子是刻本拓片。由于不太清楚写作背景,很难准确理解帖中每个字的确切含义,好在我们这里只是以介绍书法内容为主。
《鄱阳归乡帖》的大意是:这次回鄱阳老家,承蒙修东安排得当,我打算做的事儿都办好了,心情舒畅,甚慰我心。我最终还是要有所妥协。今年闹饥荒,连唯一的俸禄都指望不上了,情况竟然糟糕到这样的程度。我脚上的疾患还未痊愈,实在担忧啊。
王献之的这篇行草《鄱阳归乡帖》,行笔舒展开朗、婉转流畅、气脉贯通、仪态万千,所表现出来的是一股潇洒飘逸的书风。从中可以看出其秉承其父王羲之的草书章法,又学张芝书法精髓,字字惯通,一气呵成。
王献之笔下的草书既有别于张芝,又不同于王羲之,自成一家,对后世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其父王羲之。以下是拓本原帖。
网图侵删
原文
鄱阳归乡,承修东转有理,吾贤毕欲事,必俟胜欢慰于怀耶。吾终权宜,至承今年饥馑,仰唯年支都乏绝,不谓乖又至于此耶。吾脚尚未差,极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