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她专门到宿舍,用手机把我厚厚的笔记本全部拍下,并及时传送给我,让我在家中得以顺利完成论文。”
——北京大学历史系15级博士吴淑敏
“在畅春新园的三年得到您许多关心和开导,使我尽可能免于生活琐事的烦扰,从而心无旁骛地进行研究。”
——北京大学哲学系14级博士姚宇臣
两位北大不同系、不同年级的学生
都曾在自己的博士论文致谢中
提到同一个名字
她便是北大畅春新园4号楼楼长
刘亚玲
刘亚玲在记录
有人说他们只是“看大门”的
但在楼长刘亚玲眼里
她所做的远不止“看大门”这么简单
她熟悉这里每一个角落
认识这里每一个学生
这是时间沉淀的结果
也是她一点一滴用心汇聚起来的成绩
这栋楼有700多个人
也就是有700多个“孩子”
管理出入、巡逻安全
登记报修、协调床位……
楼长的工作由无数这样的小事构成
但除了做好这些
她还主动给自己揽了不少工作
刘阿姨带领同学们一起完成的黑板画
新学期她都会制作一些表格
记载着新入住同学们的基本情况
这些表格蕴含了她对同学们
个性化关照的努力
同时也是她高效工作的大利器
楼长室的桌面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大年三十的夜晚
陪伴回不去家的孩子们一起吃年夜饭
为了让同学们放松心情
她在节假日来临之前
带领同学们精心画好黑板报
闲暇时间
她会登录学校论坛BBS
了解同学们的兴趣和心情
以此更好地分享交流……
点滴之中
是刘亚玲用心的付出
用情的关爱
刘亚玲楼长
美好的是
这样的爱
不仅不偏不倚地传达到畅新4号楼的同学们中
还得到了她们
同样真诚热烈的回应
同学写给刘亚玲的感谢信
中文系17级博士王乙珈
在毕业前抱着她大哭
嘴里不停念叨着刘阿姨对她的种种关爱
不舍离去……
回忆起这些
刘阿姨数度哽咽
比起这些年来因为工作收获的奖励荣誉
同学们的懂得与珍爱
才是让她觉得
这份工作充满意义与价值的所在
同学通过微信对刘亚玲表示感谢
转眼又是毕业季
陪伴了同学们一程的“刘阿姨”
要跟大家说再见了
对于同学们的离开
有羡慕,有不舍
但更多的是祝福
她真诚地祝愿大家
“走进社会,发挥你们的所长
为国家做出贡献”
有空的时候
常回“家”看看
刘阿姨带领同学们一起完成的黑板画
有空的时候
常回“家”看看
或许,你会遇上
还记得你名字的
“刘阿姨”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综合整理自北京大学公众号
编辑/陶寅生
审签/乔虹
监制/席淑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