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健诺思医学研究院联合主办的,题为“汲中华智慧,解健康难题”的《中国医学再出发》全国首发暨媒体见面会,在上海CMG国际传媒港成功举办。
《中国医学再出发》作者、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何裕民教授,中国医师协会人文医学分会常务副主任委员袁钟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叙事医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王一方教授,山西医科大学原校长段志光教授,葛兰素史可神经退行性疾病资深科学家、国际畅销书《终结阿尔茨海默症》的中文译者何琼尔博士等嘉宾,以及媒体代表受邀出席了活动。中国医学受益人、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赵明,北京蔚蓝公益基金会创始人诸菁也一同出席。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副总编辑、编审李珺代表主办方致辞。她认为,这是何裕民教授大半辈子研讨的果实,既有对传统文化的追根溯源,也呈现了现代中医的蓬勃发展,既有直言不讳的针砭时弊,也有苦口婆心的微言见真,既有对学科发展的殚精竭虑,也有实实在在的真知灼见。
活动中,袁钟、段志光、王一方,及文艺评论家方向真,与何裕民一起,就“新时代下中国医学路在何方?”进行了研讨。
何裕民从自身中医临床四十余年的经验出发,讲解中国医学的当下传播,不能满足于“照着讲”“顺着讲”,而应赋予其新的社会含义,即需要重视“接着讲”。
袁钟则剖析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医学的关系,指出现代医学不仅要注重临床试验,还要谦卑地向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且随着中国国力的强大,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中国医学必将在新时代的广阔舞台上大显身手。
王一方则利用哲学智慧,刨析了中国医学的真谛。他认为,“中国医学不仅仅来源于传统,还超越了传统,是返本开新的国别类型医学,并且是兼具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特征与旨趣的杂学。”
段志光则从中国医学与西方医学的关系,谈到中国医学如何重新出发。他说,“交流互鉴才是科学而正确的选择。只有在交流中传承,在互鉴中创新,才能形成中国医学、乃至中国的医学发展的新模式,这也是中国医学再出发的方向和目标。”
方向真则认为,《中国医学再出发》中西兼容,观点新颖,内容丰富,考据详实,是一本难得的中国医学文化思考之作,对于中医研究者及中医爱好者进一步了解中国医学发展史,理解中医文化精髓,探索中国医学的未来,均有较大的指导作用。
《中国医学再出发》是何裕民倾尽八年之力写下的当代中医思想大作,全书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碰撞与激变、根系与枝蔓、老树与新枝、当下与未来。全书的着眼点在于当下中华文化的复兴时代,从科学、文化、历史和哲学的角度去探讨中国医学,探讨在21世纪乃至更广阔的未来,中医学在人类健康事业中的作用、发展。
现场,何教授表示,虽然科技发展,时代变化,但是目前仍然有9成以上的病没有特效药,而中国医学里的综合纠治的概念,既是最传统的概念,也是最现代甚至最前沿的概念。不管时代如何变化,医学的目的没有改变,就属性而言,医疗科技是有缺憾的,临床医学中很大程度仍然是依赖医生的经验,哪怕百年千年以后,科技再发展,这一特点依然不会改变。据此,令传统的中国医学“接着讲”“再出发”“求发展”,有所弘扬、升华及延续,关键时候能够发挥替代性、补充性、救治性作用,且能救人于水火及困顿之中,就是最现实的考量。
何裕民还强调,“好的医学不应该分中西,中西医学相互交融、参照互补、形成合力,才能为中国医学赢得更光辉的未来。”而中国医学作为文化的一项载体,自有一番气派,“很可能在中国的全面崛起中,起到某种示范性作用”。
本次活动,也得到源盛堂上海民生中医门诊部、一盏灯健康的大力支持,引发了社会各界和中国医学爱好者更多的关注和参与,对中国医学的传播和发扬,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