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专家解读之四丨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加快突破
2024-08-03 10:43  浏览:679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低淘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低淘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要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提出“实施潜力地区城镇化水平提升行动”,围绕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明确了潜力地区提高城镇化水平的发展方向、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

一、工业化城镇化相辅相成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工业革命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史表明,城镇化与工业化是共同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现代化同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发展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时间。我们要后来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决定了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因此,要坚持城镇化和工业化“两手抓”,促进两者协调发展。

城镇化与工业化相伴相随、相互促进。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物质基础。工业化带动劳动力需求增长,吸引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决定了城镇化的规模和速度;同时,产生了新的生产方式,创造出更丰富多样的物质产品,为一个国家或地区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提供了物质保障和基础。城镇化为工业化提供载体支撑。城镇化通过汇聚大量人口和生产要素,产生了集聚效应和规模经济,降低了工业生产、商品流通、公共服务等成本,极大提高了生产专业分工程度和全社会生产效率,为现代工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同时,也形成了庞大的市场需求,刺激生产活动大幅增长。

工业化和城镇化如果脱节会产生众多弊端。如果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将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和定居,抑制内需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会导致城市配套设施缺乏,出现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如果工业化滞后于城镇化,城镇化进程缺乏产业支撑,会导致拉美国家的“过度城市化”现象,出现城市产业“空心化”和社会治安环境恶化等问题。实践表明,只有城镇化与工业化形成良性互动,才能有效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稳步前进。

二、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具有重大意义

有利于优化生产力布局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各地区城镇化工业化发展不平衡是我国区域发展不协调的重要原因。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促进资源要素高效集聚、产业梯度转移,有利于拓展制造业发展新空间、培育形成新的增长极,有利于推动人口经济布局更加合理、区域发展更加协调。

有利于推动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统筹。工业化是保障物质产品供给、促进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城镇化蕴藏着巨大的内需潜力。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既有利于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升级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壮大实体经济,又有利于激发有潜力的消费和扩大有效益的投资,从而更好地发挥我国完整工业体系和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实现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统筹,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有利于促进就业增收和增进人民福祉。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推动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以业聚人,不仅能为农业转移人口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为增加居民收入提供有力支撑,而且能提高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城镇功能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惠及广大人民。

三、以潜力地区为重点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加快突破

《行动计划》提出,以冀中南、皖北、鲁西南、豫东南、湘西南、粤西、川东等城镇化潜力较大的集中片区为重点,兼顾其他城镇化率低且人口规模大的县(市、区),部署实施潜力地区城镇化水平提升行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行性。

在潜力地区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有需求。潜力地区人口规模较大、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是农业转移人口的主要来源地。县城是连结城乡的桥梁纽带,是城乡要素跨界配置、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县城生活成本与大城市相比相对较低,进入县城就业居住生活成为越来越多农民的选择。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农业转移人口有进城定居意愿,且首选地是县城。从近年来城镇化工作实践看,农民到县城买房子、向县城集聚的现象很普遍,农民选择就近城镇化越来越成为趋势性现象。

在潜力地区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有动力。潜力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区位交通便利、有一定的产业发展基础,具有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独特优势。以皖北地区为例,近年来通过精准对接长三角地区生产配套需求和产业转移,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城镇就业吸纳能力提升明显。如宿州市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引进新兴产业,2023年工业投资同比增长51%,带动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1.71个百分点,增速均位列长三角地区前列,实现了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互促互进。

同时应看到,潜力地区有部分位于农产品主产区,应坚持集中布局、点状开发、紧凑发展,在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牢牢守住国土空间规划划定“三区三线”的前提下,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应防止地方政府以项目建设名义盲目举债,坚决遏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增量,防范加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作者: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 黄汉权)


发布人:e869****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