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二十大精神具体落实到法院工作中,根本上还是要求人民法院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抓牢审判工作这一实处,综合提升审判质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具体落实到法院工作中,根本上还是要求人民法院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抓牢审判工作这一实处,综合提升审判质效。
审判质效综合提升涵盖质量、效率、效果多个维度,各项指标环环相扣、相辅相成。面对这一系统性强、涉及面广、任务量大的综合性工程,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我们要树牢全局观念,紧盯关键核心“弹好钢琴”,哪个指头该抬起来,哪个指头该落下去要心中有数,如此才能奏出人民法院高质量发展优美篇章。
一是抓实诉源治理,为提质增效打牢基础。长期沉重的人案矛盾是制约审判质效提升的根本原因,可着力融合基层治理体系全资源全力量,贯穿矛盾纠纷发生全周期全过程,构造新型“融贯式”诉源治理机制,抓前端、治未病,从源头减少诉讼增量。要强化制度全周期引领,将诉源治理提级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对优化诉源治理配套机制方案、科学开展诉源治理考核评价等工作作出详细部署,对责任归属与时间期限作出明确规定,确保系列举措落地生根、取得实效。要实现调解全过程贯彻,法官全流程介入案件诉前、诉中、判后各个环节,指导、帮助调解员和法官助理开展调解,发挥专业优势增强调解实效。要加强要素全资源供给,探索推动基层治理平台与法院解纷平台互联互通,在街道、社区、工业园区等试点开展调解程序前置工作,将特定类型纠纷分拨至有关单位或街道社区先行调解,推动更多矛盾纠纷前端化解。要推进基层全力量共治,用好平安建设考核指挥棒,推动制定符合辖区实际的“万人成讼率”考核标准,将诉源治理主体责任精准压实到社区、行政村一级,倒逼各单位齐努力、共作为。
二是坚持质量第一,全面研判案件发改率。案件质量是人民群众感受司法公正的第一标准,是审判执行工作的生命线。要找准发改问题点,结合上级法院统计分析结果及法院案件质量评查实际,找准发改案件的共性与个性问题,深入分析研判,以部门、法官个人为单位针对性开展业务指导和整改工作。要答好难案化解题,实行类案、系列案裁判强制检索,推动裁判标准统一;压实院庭长“一岗双责”监督管理责任,强化专业法官会议、审委会等审判资源供给,着力化解疑难复杂案件。要勇闯质量提升关,常态化开展文书质量评查和上网文书情况核查,对瑕疵案件、不合格案件及错案严肃依规惩戒。持续完善专业化审判格局,强化对上业务交流,统一重大疑难问题的裁判标准和办案思路,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和裁判水平;完善法官业绩考核评价体系,加大案件质量考核比重。
三是疏通办案节点,持续压缩办案周期。过长的办案周期,不仅耗费了大量司法资源,而且折损了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感受。要加速转变办案习惯,引导法官强化审限意识,做好案件排期、庭前准备、阅卷、开庭、合议、判决、送达等各环节工作,建立“审结一件、报结一件”的良好习惯,避免不必要的审限流失。要加强把控流程节点,全方位推动诉讼事项前置,在调解期间同步做好移动微法院注册引导、送达地址确认等工作,夯实后期快速审判基础;坚持科技赋能,探索建立案件全流程站点式可视化办案辅助机制,实现案件节点的全流程监督,超时限节点精准预警。要加快清结长期未结案件,区分不同案件具体情况实行个案攻坚:对因鉴定结果未出导致长期未结的,督促司法鉴定机构加快鉴定进度,对因需等待另案处理结果而中止审理的,统一发函请求上级法院协调推进;实行审委会专职委员专项督导长期未结案件清理工作机制,全面加强长期未结案件监督管理与评查问责,切实减存量、控增量。
四是严防程序空转,用足用好小额诉讼程序。用好小额诉讼程序,是实现案件审理质量、效率、效果协调统一、案件审理良性循环的关键一招,综合提升审判质效必须着力强化小额诉讼程序适用。要强化前端分流引导,坚持“符合条件一律适用、当事人合意一律适用”的原则,做到应用尽用;探索通过优势讲解、优先执行等激励机制、典型案例分享等宣传方式,积极引导当事人选择适用,进一步巩固提升约定适用率。要提高中端送达质效,积极开展智能外呼、失联修复、网格送达、直接送达、公告送达相协调的递进式、集约化文书送达机制改革,强化送达平台系统应用,不断提高集约送达质效,降低公告送达率,为小额诉讼程序适用打牢前提基础。要严格后端程序转换,除法定条件外,已适用小额诉讼程序的案件不得任意因案情复杂转换为简易程序或普通程序进行审理,确有需要转换简易程序或普通程序事由的,报院庭长审核把关。
五是坚持多措并举,重点提升办案效果。案结事了,才是诉讼的目的、才能体现诉讼的价值。要深调研,对各业务庭室、法官的服判息诉率和上诉率指标进行分析,找出导致数据差异的主客观原因,并拿出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加以解决。要善答疑,牢记“感受公平正义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不是我们自己”,对裁判结果进行耐心细致的释法说明,让当事人在明明白白的基础之上行使诉权;全面提升庭审驾驭、文书写作、判后答疑等核心能力,防止就案办案,切实保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统一。要优效果。对案件审理中发现的制度和管理漏洞,积极向有关部门提出司法建议,确保达到“审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落实信访轮值工作制度,进一步提升群众工作能力。
六是强化作风建设,夯实办案组织保障。要完成繁重的办案任务、综合提升审判质效,离不开一支作风优良、业务过硬的队伍。要在业务培训上做大。常态化邀请上级法院审判业务专家和资深法官开展座谈培训活动;搭建法官大会、法官助理“助力站”等平台,通过圆桌会、碰头会等灵活多变形式,定期开展模块化、针对性的培训和研讨;用足用好初任法官导师制,以老带新、以熟带生提升初任法官司法能力。要在作风建设上做优,以主题教育、队伍作风教育整顿为契机,进一步改善领导作风、工作作风,淬炼司法能力,把作风教育整顿的成果体现在司法办案和提质增效上。要在后勤保障上做强,坚持以审判为中心、以法官为重心,抓好人案调配、后勤服务的精细化管理,切实把主要力量和资源向办案倾斜;用好正向激励,加大对审判质效提升完成情况好的部门和个人的奖励力度,以暖心保障激发干警工作动力。
来源:人民法院报
作者:师 玮(作者系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编辑:李璇 杨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