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做出进一步部署,明确提出要健全碳市场交易制度。近期中办、国办发布 《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 ,明确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碳市场的重点任务和行动路线图,是我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对健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加快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一、加快完善全国碳市场势在必行
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排放权优化配置的政策工具,是我国碳定价机制的主体形式。当前形势下,加快完善全国碳市场,是坚定不移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完善全国碳市场是适应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阶段转换的必然要求。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在新的阶段,突出以双碳为引领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需要进一步完善碳市场建设,将碳价格信号充分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更充分发挥市场激励作用,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完善全国碳市场是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制度建设是重要基础,市场化一直是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自2015年全面启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碳排放交易试点扎实推进,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顺利启动并平稳运行,积累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碳市场发展经验。完善碳市场就是稳中求进,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继续发挥、拓展和丰富市场机制作用,进一步完善相应市场化治理体系。
完善全国碳市场是展现我国参与引领全球气候治理决心的重要举措。碳市场是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努力推动温室气体减排的重大标志性政策。《京都议定书》和《巴黎协定》下的碳市场发展成为各国开展减排国际合作的重要机制。当前全球地缘政治形势复杂,美国政府退出《巴黎协定》、推动化石能源加快发展,坚持多边主义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面临挑战。在此形势下,完善全国碳市场成为展示我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定力、参与引领全球气候治理的决心的重要体现。
二、全国碳市场有望激发绿色低碳发展新动能
碳市场一头牵着减碳目标,一头连着经济增长,通过市场机制作用将减排压力转化为动力,激发市场主体和社会各界参与到减碳进程之中并做出贡献,成为协调减排和发展的桥梁,将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碳市场正在牵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随着全国碳市场逐步扩容,市场覆盖的电力、钢铁、水泥等主要排放行业的碳排放总量接近全国碳排放总量的70%。这些行业内的重点排放企业将通过更大程度使用可再生能源、节能提高能效、发展原材料替代、开发数字化管控等众多绿色工艺技术,发展形成新的绿色市场竞争力,带动整体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碳价格正在激发技术创新。碳市场内形成的碳排放价格,将激励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引导凝聚全社会绿色技术创新力量。碳价格赋予绿色低碳技术市场价值,将激励企业、科研院所等以市场为导向,在投资—回报的经济循环中持续迭代升级,形成并强化在绿色低碳方向的技术引领力。
统一的碳市场可助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全国统一碳市场,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跨地区资源优化配置。特别是在东西部发展不均衡情况下,碳市场将为西部省市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创造更大市场空间,为中西部碳汇等生态资源赋予更多价值转化渠道,从而为缩小地区差距的创造新的机遇。
碳金融将成为重要的绿色低碳发展融资机制。碳排放配额是天然的金融产品,发展碳金融市场,能够帮助履约企业降低经济风险,同时也是完善碳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重要举措。发展碳金融能够将引导资金投资绿色低碳项目,为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更多资金支持,并降低资金在高碳行业过多配置带来的搁置资产和资产泡沫风险。
三、完善全国碳市场需处理好几方面关系
“十五五”时期我国将处于决胜碳达峰和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阶段,推动建立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有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需重点处理好下述几方面关系。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完善全国碳市场,需要坚持市场经济规律,发挥碳市场对市场的转型引导作用,用政策的确定性对冲绿色低碳转型的诸多不确定性。坚持政府和市场协同,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责任边界,为碳市场发挥作用留出更大空间。同时着力提升政府对碳市场的监管能力。
处理好全国碳市场和地方碳市场的关系。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碳市场,需要统一配额管理、统一交易、统一监管、统一数据管理、统一对外合作,可促进碳配额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释放市场潜力。但全国碳市场的完善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防范风险、稳妥推进。地方碳市场在扩大覆盖范围、完善市场调控、创新监管手段、有序发展碳金融等方面可先行先试,为全国统一碳市场的完善积极努力探索宝贵经验。
处理好碳市场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关系。生态环境部门是碳市场主管部门,对全国建设统一碳市场进行制度设计、推进实施、有效监管。与此同时,碳市场作为系统性的政策体系,与其他部门工作的有效协调衔接,是提升市场效能的重要保障。与发改部门的协调,要做好碳交易与“碳双控”制度的衔接,碳双控与碳市场数据要共享。与能源部门的统筹协调,要加强碳市场与能源转型政策衔接,与电力市场改革的协调,与绿证的统筹协调。与金融部门做好协调,共同丰富交易产品,开发碳金融产品,建立跨部门信息分享机制。
处理好对内和对外的关系。在完善碳市场引领国内绿色低碳转型的同时,将碳市场作为对外开展绿色低碳发展合作的制度保障,在全国碳市场制度设计中坚持国际标准并预留对外接口,在开放合作和深入交流中提升国际影响力。发挥碳市场促进绿色发展跨国合作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国内绿色低碳技术、资金和产业整体解决方案走出去。
(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 王海芹、熊小平)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
供稿 |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
编辑 | 李夏菁